豬的馴化起源於8000年前中國南方,牙結石揭露野豬與人類共生關係
最新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中國南方長江下游的野豬,約在8300至7000年前已開始與人類密切互動,這不僅標誌著豬的馴化起點,也揭開了早期人畜共生與疾病傳播的線索。
傳統上,學者常透過動物骨骼大小與型態的變化來判斷馴化進程,但此方法往往只能捕捉到馴化後期的身體變化。此次,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王佳靜博士團隊,選擇從浙江井頭山和跨湖橋兩個新石器時代遺址,分析32具豬隻臼齒上的牙結石微化石,成功重建出豬的飲食與生活環境。
研究發現,這些豬不僅食用人類種植並烹煮的稻米、山藥與其他塊根,也啃食橡實與野草。更關鍵的是,16具豬牙中檢出人體鞭蟲(Trichuris trichiura)卵,顯示豬隻很可能藉由食用人類糞便或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而攝入這些寄生蟲。
典型的「共棲途徑」
這些證據表明,早在身體型態明顯變小之前,野豬已因接近人類聚落、進食人類廢棄物,逐漸改變性格,變得更溫順且習慣與人類共同生活。這是一條典型的「共棲途徑」,即動物因自發尋找人類聚落的資源而邁向馴化,而非單純由人類主動馴養。
牙齒統計分析還發現,部分豬隻齒型已接近現代家豬,代表主動管理與被動聚落吸引兩種馴化機制同步發生。這不僅加深了對中國南方豬馴化起源的認識,也顯示早期村落生活方式與寄生蟲疾病的關聯。
王博士總結:「我們的研究揭示了部分野豬是靠吃人類廢棄物踏出馴化第一步,也幫助理解動物馴化與早期定居生活中的疾病傳播問題。」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Elşad İbrahimov (CC BY 4.0)
圖片來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CC BY 4.0)
參考論文:
1、Early evidence for pig domestication (8,000 cal. BP) in the Lower Yangtze, South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延伸閱讀:
1、「豬突猛進!」超大型耐寒野豬 入侵美、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