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爆手術亂象!病患控「邊開刀邊哈拉」院方:都有簽教學同意書
桃園陳姓民眾日前因眼睛水晶體病變,前往林口長庚醫院接受手術。在局部麻醉狀態下,他意外發現這竟是一場教學手術,但醫師事前並未明確告知,讓他感到不悅。更令他錯愕的是,手術進行過程中,竟有另一名醫師走進來,與主刀醫師大談醫院八卦。主治醫師一邊在他眼睛上動刀,一邊與同事閒聊,這讓在手術台上的他雖動彈不得、內心卻憤怒不已。他不禁質疑:「長庚的手術室都是這樣操作的嗎?完全無視病患感受,沒有紀律這麼隨便嗎?」
陳姓病患表示,上月左眼視野突然出現不明黑影,緊急前往附近眼科診所就醫。醫師判斷為水晶體脫落,立即開立轉診單,讓他到長庚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當天他被固定頭部後接受局部麻醉,等待醫師開刀。手術剛開始沒多久,主治醫師突然轉為以英文與另一名醫護人員交談,並時不時停下動作、進行講解,部分步驟甚至讓對方操作。這時他才意識到,這場手術是一場教學示範,但自己事前完全沒有印象醫師曾提及此事。
陳男坦言,他並不全然反對實習醫師參與手術,但應在術前清楚溝通,取得病患同意,而不是讓人「被迫中獎」。等他發現為時已晚,已經身處手術台上、無從選擇。原本想息事寧人,沒想到更誇張的情節還在後頭。
手術約進行一個多小時後,另一位醫師進入手術室,與主治醫師在手術台旁談笑風生,大聊院內八卦。主治醫師雙手仍在他眼睛上操作,嘴裡卻嬉笑不斷,讓他氣憤難耐。「我冒著失明的風險在接受手術,醫師卻這樣輕率應對,真的讓人無法接受。」
陳男說,更令他心驚的是,主治醫師在操作中突然停下手,轉頭問那位聊天的醫師:「有兩個碎屑撿不起來,有可能會自行吸收嗎?」對方略作停頓後回應:「應該可以,只是時間要久一點。」這段對話讓他心跳加速,深怕手術出差錯。
他質疑,醫師大概忘了他不是全身麻醉,才會在他清醒狀態下如此放鬆交談。他直言,這趟經歷讓他大開眼界,「原來長庚的手術室紀律是這樣。」
手術結束後,他向在場醫護詢問那位協助開刀的外籍醫師身分,對方語帶保留,僅表示「主要步驟都是主治醫師負責」,並未正面回應是否為實習醫師。
回診時,陳男仍十分在意那兩塊碎屑,再度向主治醫師詢問。對方一臉驚訝,還與旁邊的另一位醫師對視一眼後才解釋,表示碎屑是他自身組織的一部分,因附著在視網膜上,若強行取出恐傷及視網膜,因此選擇保留,由人體自行吸收。
儘管主治醫師如此解釋,陳男仍不放心,後續又前往台北某醫學中心進行詳細檢查,所幸並無大礙。
對此,長庚醫院針對教學診表示,本院針對第一次來院就醫的病人,都會請其填寫「同意書」,並告知本院為教學醫院,診療團隊除各職類醫事人員外,亦包含各職類實習學生。
院方強調,手術前手術團隊醫師皆會向病人及法定代理人說明手術過程與風險,並在取得書面同意後,才會進入手術室執行手術。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