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救兵?伊朗外長拜會普亭
11 觀看次數美國參戰打擊伊朗,被國際各界視為 逾越了40多年來在中東的紅線。雖然已宣告停火,但各界憂心,美國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基本戰略,可能已出現變化。根據德黑蘭時報報導,伊朗外交部長 阿拉格奇表示,任何危及伊朗鄰國領土完整和自身邊界的行為,都是「紅線」。路透社則報導,阿拉格奇已抵達俄羅斯 拜見總統普亭,希望深化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穩固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伊朗外交部長 阿拉格奇:「他們逾越我們設下的每一條紅線,而最後一條 也是最危險的一條,就在昨晚(6,22)發生,他們襲擊了核設施,跨越了那條巨大的紅線。」
美國「午夜之槌」行動,攻擊伊朗3大核設施,逾越了40多年來,美國與伊朗之間的巨大紅線。雖然目前已宣告停火,但各界憂心,美國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基本戰略,可能已經出現變化。
伊朗陸軍總司令 哈塔米:「我們將為勝利而戰,我們認為戰死沙場,是一種莫大的祝福,現在我們正在為勝利而戰。」
美國與伊朗關係複雜。1979年11月,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遭伊朗的學生革命衛隊入侵,爆發長達400多天的人質危機。美軍隔年4月搶救失敗。 何梅尼直到1981年1月,伊朗最高領袖何梅尼,在美國雷根總統 宣誓就任後,才釋放被俘人質。也正是這場震撼事件,讓多位美國總統都透過外交手段,審慎處理伊朗問題,多次中東軍事行動,均未觸及伊朗,猶如設下紅線。
美國總統 川普:「我們拭目以待,他們不能擁有核武,對我來說 這很簡單,伊朗不能擁有核武,我們不想對伊朗強硬,我們不想對任何人強硬,但他們就是不能擁有核武。」
為了避免孤立無援,根據路透社報導,伊朗外長 阿拉格奇,已抵達俄羅斯 拜見總統普亭,希望深化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穩固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