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板輕軌屢遭鐵道局退件 新北市府拚9月送件闖關盼獲中央支持
新北市推動的「泰山—板橋輕軌」計畫因財務爭議再度引發關注。全案規畫全長10.3公里、設14站與1座機廠,總經費達337億元,目前仍停留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交通部鐵道局質疑,新北市府將土地開發效益納入營運收入,恐導致「經營比」不足1、營運難以永續,屢次退回審查。市府則強調會依規範修正,力拚9月再送件,盼獲中央支持。
新北市捷運局綜合規劃科科長黃維崧說明,泰板輕軌自五股泰山輕軌F14站接續,途經塭仔圳重畫區、浮洲都市計畫區,延伸至板橋、土城、中和交界農業區,全線設12座平面站與2座高架站。經費由中央補助130.44億元、市府負擔206.92億元,預計核定後7年完工。
不過,鐵道局長楊正君直言,市府以土地開發效益填補營運虧損違反審查原則,若無法證明運量與收入足以維持收支平衡,系統將陷入長期虧損。他強調「經營比必須大於1」是基本要求,否則無法過關。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泰板輕軌途經泰山、新莊、板橋等人口稠密地區,運量潛力不容低估,居民對板橋的交通需求甚至大於三重、蘆洲。他呼籲市府在9月送件時提出具體改善方案,化解鐵道局疑慮。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則認為,交通建設不應僅以短期盈虧為判準,更應重視交通平權與地方發展效益,即使初期虧損,也能透過建設帶動人口與產業,長遠仍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