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你想過嗎,細小浪花對氣候影響多大?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9月04日17:02 • 發布於 09月05日08:30

海浪拍擊岸邊激起的細小浪花,是夏天戲水的美好回憶。然浪花飛濺時,還會產生無數肉眼不可見的細小微粒,稱為「海鹽氣溶膠」(sea spray aerosol)。它們能飄升至空中成為雲凝結核,影響雲產生與消長,調節氣候變化。這些不起眼微粒,其實是影響氣候與空氣品質的重要因子。

最近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更清楚揭露過程。證實海岸線波浪劇烈破碎時,會大幅增加海鹽氣溶膠。這發現不僅有助改善氣候模型精準度,也為理解海洋與大氣交互作用提供全新視角。論文 8 月底刊登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

團隊在加州海岸架設先進雷射感測儀和影像捕捉系統,精確測量單一海浪破碎過程。發現海浪於淺水區觸底形成破碎波(breaking wave)時,大量空氣捲入水中,形成無數微小氣泡。氣泡上升至海面破裂時,會在空氣形成含鹽分的細小水滴。這些水滴乾燥使鹽分結晶,就形成海鹽氣溶膠。研究證實,淺水區產生的氣溶膠數量是海面深水區數百至數千倍。

氣候模型新突破:海岸地區海鹽氣溶膠產量非風速決定

以前全球氣候模型,模擬海鹽氣溶膠生成時,主要認為風速越快產量越多,模擬海岸地區氣候時可能與現實脫節。因海岸線海鹽氣溶膠產量高,且產生量與風速非線性關係,反而與海浪破碎過程更有關。之後氣候科學家建立模型時,必須將「海岸線」獨特地理特徵納入考量,才能更準確預測氣候變化趨勢。

世界正面臨極端氣候嚴峻挑戰,沿海城市更首當其衝,數十億人口住在海岸線附近,生活與安全直接受氣候變化影響。如果氣候模型忽略「海岸線海鹽氣溶膠的生成機制」,就可能低估或高估降雨量、霧霾程度及極端氣候頻率。誤差將使沿海城市防災規劃、公共衛生與環境治理缺乏精準依據,加劇社會風險與脆弱性。

海鹽氣溶膠的旅程

海岸線形成微小海鹽氣溶膠,還會被風帶到內陸,影響空氣品質。這些鹽粒除了能成為凝結核,吸附空氣水氣,也會與其他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可能促進霧霾或 PM2.5 形成,也能吸附污染物,被雨水帶到地面,有淨化空氣的作用。研究讓我們意識到,海岸線氣溶膠產生不僅是區域性現象,效應甚至會影響內陸數百公里地區。

這項研究揭示全球氣候模型亟須修正的關鍵。海岸線其實是雲凝結合核的重要來源,但過去模型卻長期忽視這點。若能將產生機制納入考量,今後對降雨分布、雲層演變與極端氣候的預測將更準確。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唯有不斷精進氣候模型,才能提升社會韌性,並為決策者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首圖來源:Pixabay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3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4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5

未來一週持續紅通通! 北市明高溫飆38度 熱帶擾動曝光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