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歷經4輪實體、10次線上 經貿辦:未進行總結性會議有2主因
美國對台灣加徵20%暫時性關稅7日生效,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4日就「因應台美關稅及國際局勢變化台美關係互動情形,暨俄烏戰事與以哈衝突外交援助概況」召開專題報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13)日提出書面報告指出,台美迄今未進行最終總結性談判會議,主要因素有2方面,而和對美談判自始就面對3大挑戰,未來一旦達成協議,政府將立即向國會與社會完整說明協議內容。
據行政院經貿辦提交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書面報告,台灣自4月初即積極與美方展開談判,雙方歷經4輪實體及10次線上諮商,我方由台美經貿小組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經貿談判辦公室、經濟部、農業部、衛福部、財政部、國安會等單位與美談判;美方由貿易代表署(USTR)主責,必要時邀請商務部等單位參與。我方也多次會晤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及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就台美經貿戰略夥伴關係進行整體性意見交換。
經貿辦指出,台美雙方都認為談判有持續性正面進展,因此台灣適用稅率由32%調降為20%的暫時性稅率,但20%並非我國追求目標,台美談判仍在持續,上周四、五即7、8日,我方也連續2天與美方持續進行視訊磋商。而台美迄今仍未進行最終總結性談判會議,一方面是時程因素,美方須於數月內與多國談判,另方面是因我國貿易逆差有9成來自半導體、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等,涉及美方正進行的「232條款」調查,複雜性相對高,雙方需要更多時間溝通相關議題及供應鏈合作。
經貿辦:我方主張包裹232條款討論出自戰略性考量
經貿辦直指,美國此次談判以「貿易優先、投資優先」為主軸,美國先前公布的對等稅率,也是依逆差占美國進口值比例來設定,此為台美談判需正面處理的核心議題。而美國談判議題涉及層面複雜,除了關稅、非關稅及貿易便捷化等貿易政策,也及於汽車、鋼、鋁、銅、藥品、半導體等232條款國安關鍵性產業議題,攸關美國產業及投資政策的取向,另也納入如防堵違規轉運,及洗產地等含有地緣政治及經濟安全的考量,更增添此次談判不同於傳統經貿談判的元素及複雜度。
經貿辦提到,我方主張將對等關稅和232條款合併討論,是出自戰略性考量,美國現正積極推動成為世界人工智慧(AI)中心,而台美高科技供應鏈長期互補合作,我國企業也正擴大在美投資,因此政府將爭取我國企業,在美國發展最有利的公平競爭環境,促成台美供應鏈長期合作,為我國產業營造最有利的國際布局。
曝對美談判3大挑戰 承諾達成協議將立刻完整說明
對於面臨的挑戰及未來努力方向,經貿辦說,各國與美國對等關稅談判進展不一,完成談判的方式也不一,面對持續演變的國際情勢,我國談判小組仍為了爭取更好且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並就232條款一併諮商,堅定爭取與美國持續積極協商,未來若稅率協商大致底定時,更將針對稅率計算方式,力爭不以疊加原稅率方式處理。
經貿辦也說,與美國談判自始就面對3大挑戰,包括談判時間壓縮、議題複雜性,及美方不確定性,但我方談判團隊始終秉持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糧食安全為核心原則,持續與美協商溝通。而台美談判小組是代表行政機關,及國人與國會的付託,台美談判未來一旦達成協議,行政團隊將立即向國會與社會完整說明協議內容,並將完整協議文本送交國會審議,「面對當前關鍵時刻,期盼朝野共同合作,政府也將與民間攜手合作,共同迎向更具韌性與競爭力的經濟未來。」(推薦閱讀)0056、00878慘了?傳新規範打破「高股息ETF」神話 金管會急喊沒打壓
重磅推出!《風傳媒》全新數位專題《解密報告》
本次主題《誰吃了光電大餅》將鏡頭對準這幾年快速蔓延的太陽能產業
獨家揭密你從未真正看清的光電發展弊端☛立即瀏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