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兒童憂鬱症狀不同於成人! 兒童憂鬱非「吃飽了撐的」

NOW健康

更新於 10月09日03:09 • 發布於 10月09日08:00 • 辰蘊如 報導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功夫巨星李連杰在2024年10月的專訪中,首度公開女兒Jada從7歲起便飽受憂鬱症折磨的心路歷程。他坦承最初將女兒的情緒低落和焦慮症狀誤判為「吃飽了撐的」,甚至認為餓幾頓就能解決,直到13歲時的Jada試圖輕生,他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3%的10至14歲兒童正經歷憂鬱症,而這個比例在青少年時期會攀升至3.4%。

兒童憂鬱是真實疾病 而非性格軟弱

台安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小兒心智科鄭楚玄醫師指出如同身為家長的李連杰經歷,即使在物質無虞的家庭,兒童憂鬱症依然可能悄然降臨,而社會普遍對此認知不足往往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許多家長最初難以理解「小孩子能有什麼煩惱」,然而兒童憂鬱症是一種涉及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的真實醫學疾病,而非單純的情緒問題或抗壓性不足。

而且兒童憂鬱症的症狀可能不同於成人,除了明顯的情緒低落外,還可能表現為易怒、學業退步、社交退縮、睡眠與食慾改變,甚至出現頭痛、腹痛等身體不適。鄭楚玄醫師強調,7至12歲的兒童已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產生憂鬱情緒,家長若發現孩子持續兩週以上出現症狀,應立即尋求兒童心智科專業評估,對及早識別與治療至關重要。

從認知行為療法著手 加入正念冥想

治療兒童憂鬱症通常採取個人化的多元模式,鄭楚玄醫師說明「認知行為療法」被視為治療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的首選心理治療方式,透過幫助孩子識別並調整負面思維模式,學習「思考、情緒與行為如何相互影響」的概念。而若結合行為活化與認知重建的認知行為療法,以及讓照顧者參與治療過程,能顯著改善長期治療效果。對於中重度個案,則可能需要搭配抗憂鬱藥物,但用藥必須經專業醫師嚴格評估與監測。

鄭楚玄醫師提醒從李連杰父女結合東西方療法的經驗也獲得科學支持,像是正念冥想能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焦慮與憂鬱症狀;雖然輔助效果量屬於小至中等,但作為輔助療法確實有其價值。此外還有重要的是建立出家庭支持系統,家長需放下「心理疾病是恥辱」的刻板印象,學習以開放、非評判的態度與孩子溝通,定期關注其情緒變化,並在必要時不諱疾忌醫及早介入專業協助。正如李連杰在經歷女兒病痛後所悟,認識疾病本質並消除污名化,才是守護下一代心理健康的關鍵。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矯正是美好旅程! 隱形矯正帶來3大效益綻放自信笑容
▸雷射越打皮膚越薄?醫破除「皮膚變薄迷思」 揭無針導入新趨勢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