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掛牌》台灣運動好事協會與台灣女足球員工會聯合聲明 重視運動員權益與性別平等
運動部今天揭牌成立,奧運羽球金牌李洋成為首任運動部部長,台灣運動好事協會與台灣女足球員工會發表聯合聲明,期盼在李洋帶領下,運動部更重視運動員權益與性別平等,並朝著更充分理解兒少賦權重要性的道路前進。女足工會則是期盼讓足協能夠走向民主化,真的能做到球員的參與,讓理監事性別比例可以落實三分之一原則。
台灣運動好事協會由謝文憲擔任理事長,劉柏君是執行長。推動運動性平的努力讓世界看見台灣。臺灣女子足球員工會是台灣第二個運動員工會。
台灣運動好事協會與台灣女足球員工會發表聯合聲明。
運動部今天成立,台灣運動好事協會與台灣女足球員工會發表聯合聲明如下:
承載著國人的祝福,運動部終於在今天正式掛牌。
作為同是國內長期在女子運動與平權議題上倡議的團體,針對運動部的成立,我們期盼在李洋部長的帶領下,台灣運動政策能朝向更為現代化、更重視運動員權益與性別平等、並朝著更充分理解兒少賦權重要性的道路前進。
而面對接下來的重重挑戰,女足球員工會首先想提醒李洋部長,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將會是李洋部長在回應國人期待的諸多體育改革議題中,必須要面對的第一個課題。這不只是因為我們熱愛這項運動,而是中華足協作為2017年國體法修正後唯一一個不開放個人會員入會的單項協會,即便2022年提出了民主化、擴大參與以及符合性平原則的章程修正版本並經FIFA的認可,但依然在當時體育署對於保守勢力的默許下,否決了章程修正。時至今日,正因為缺乏民主參與與監督機制,這些年足球協會各種背離國內球迷認同的荒腔走板,直接的苦果就是讓台灣在國際上蒙羞。
如何真的讓足協能夠走向民主化,真的能做到球員的參與,讓理監事性別比例可以落實三分之一原則,是我們對於李洋部長最深的期待。
而背負著讓台灣重返世界盃的目標,女足工會相信李洋部長一定可以理解站上世界舞台對於選手以至於對於台灣的重要性。然而,自今年七月東亞盃結束返台後,雖然國訓中心對於女足代表隊在資源投入與外籍教練聘用上給予的支持未曾間斷,但因協會長期在後勤上的與總教練的磨合問題,總教練已於八月中公開聲明不續任,但據本會掌握迄今足協與總教練卻未有任何溝通,更遑論後續的集訓規劃。
在此,女足工會也要向李洋部長傳達球員們對於目前狀況的憂心,以及對於後續如果更換教練在磨合上的擔憂。我們衷心期盼部長可以注意到我們目前的困境,由運動部進行協調甚至是由國訓中心接手,無論後續是否能留任總教練至少至亞洲盃結束,雙方都應在既有的合約條件下執行契約,並確實提供後勤支援,不能因為單項協會的行政讓國家每年上千萬的資源以及球員的青春虛擲。
呼應女足球員工會對於體育改革落實的倡議,台灣運動好事協會在運動性平議題上,也期盼未來的運動部能在法制修正的路上,真正意義上的將單項協會性別比例要求入法,讓不同性別的視角可以真正參與到決策機構的運作。同時,在未來的預算呈現上,能參考美國教育修正案第9條(Title IX)的精神,從運動部開始,真正意義的將我們在不同性別的運動投入上的預算做出呈現,讓我們可以更精準且務實的進行關於運動性平的政策討論。
在運動外交上,我們也期盼李洋部長,在過去體育署長期以賽事作為運動交流的基礎上,運動部對於國際事務的想像,要如何走出過去「綁定賽事」、「官員出訪」的模式透過與不同的國際運動組織的連結或是結合民間團隊的創意,以更有彈性的方式成為外交部的助力。運動,不只是競技與奪牌,不只是國家代表隊,讓全民都能「用運動和世界交朋友」,這也才正是運動部成立,讓運動政策走向全民的真正意義。
最後,在兒少運動員培力與啟發上,我們始終相信,運動之於孩子應該是要給予他們更多人生的可能,而不該是減少他們對於未來的選擇。然而,無論是從近期再次進入公眾討論視野的體育班政策,或是師大女足事件以至於體育署「補助運動科學團隊輔助基層選手計畫」中,未有IRB規範即讓孩子們成為被研究對象的問題,在在突顯出的都是目前制度對於學生運動員在權力關係下的漠視。孩子,從來不該是大人們的奪牌工具,如何讓台灣的運動文化能真正看見孩子作為主體的價值,是運動好事協會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我們也衷心期盼同樣相信「學生運動員本份是做好學生」,必然能讓我們的運動與教育都朝著「正常化」的方向前進。
在進步與改革的道路上,我們期盼能與李洋部長與運動部同行致遠,讓我們一起打造屬於台灣平權與人性的運動文化,也讓世界能用運動看見多元而美好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