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案反噬賴政府?大罷免1數字洩端倪 他示警台灣「必須有新的力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8日交保以來,言行舉止受到高度關注;不諱言稱自己「一向鄙視他」的野百合世代作家周奕成指出,如今柯文哲在司法上被起訴、政治上卻還沒有被認清,對台灣來說是相當無性的一件事。周奕成重申,就司法相關議題去攻擊柯文哲,在政治上是不聰明的操作,畢竟就是因為對柯文哲犯罪嫌疑過多的臆測、評論加劇了社會負能量的累積,而這對賴清德政府是不利的,喊話台灣政治「必須要有新的力量」。
周奕成透過Facebook發文指出,自己在柯文哲被羈押期間沒有任何批評的話語,因為他真正希望的不是柯文哲被起訴、而是在政治上被認清。
周奕成進一步解釋,若柯文哲在政治上被認清、那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因為這就代表台灣人民的認知與覺知有所提升;相對的,若柯文哲在司法上被起訴、判刑,只代表台灣的政治人物更加沉淪。
「我認為就司法議題一直攻擊他,在政治上不聰明」,周奕成表示,726、823的罷免之所以沒有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柯文哲的支持者對於總統賴清德、賴政府的不滿引爆所導致。
從柯文哲在去(2024)年總統大選拿到的110萬票去計算,在24個選區中同意、不同意的票數差距至少60萬票,即只要有六成的柯文哲支持者投下不同意罷免,就會造成檯面上的結果;而令周奕成感到奇怪的是,從投票後到現在,卻沒有任何一個綠營人士從這個角度去分析。
周奕成強調,從京華城案爆發以來,外界對柯文哲的犯罪嫌疑做出太多的臆測和評論,此舉所造成的負能量對賴政府是不利的,即便多數人對這件事都有答案,但也已經來不及。(推薦閱讀)「柯文哲是否貪汙已不重要」!他預言恐遭重判 這局面將成唯一脫困方法
「只是很深的憂慮,讓我不得不發政治文」,坦言不喜歡評論即時政治的周奕成表示,如今要想阻止欺世盜名的非理性政治、甚至是投機者對台灣的破壞,絕對不能只靠綠營,而是必須要有新的力量去贏回第三空間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