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保溫杯泡「1物」突爆炸!砸進牆壁畫面曝光 專家:1舉動是大忌

鏡報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9小時前 • 鏡報 魏君程
中國一名男子用保溫杯泡清洗劑,結果杯子發生爆炸。圖/翻攝自中國消防

天氣漸涼,不少人都會用保溫杯裝溫熱水喝。綜合陸媒報導,中國黑龍江省一名男子8月時,使用保溫杯熱水泡清洗劑後密封,沒想到杯子突然爆炸,保溫杯還因為衝擊力過大卡在牆壁內。專家指出,保溫杯之所以會爆炸,可能跟化學反應、微生物發酵、用力搖晃有關。

保溫杯爆炸事故頻傳!泡「2物」超危險

綜合陸媒報導,過去曾發生過多起保溫杯爆炸事故,今年8月黑龍江黑河一名男子用保溫杯裝熱水泡清洗劑後密封,結果保溫杯突然爆炸,熱水當場四濺,杯子還因為衝擊力過大嵌入牆內。2024年12月廣東東莞一名男孩用開水洗保溫杯,蓋緊蓋子後搖晃幾下,保溫杯就瞬間爆炸。

2024年四川一名女子在保溫杯中泡枸杞,用餐時放在桌上的保溫杯突然爆炸,將天花板炸出一個洞。2020年福建福州一名女子在保溫杯中泡紅棗忘了喝,經過10幾天擰開瓶蓋時突然爆炸,杯蓋彈起砸到女孩右眼,導致她眼球破裂。

保溫杯爆炸「3原因」曝光

專家指出,保溫杯會爆炸,主要跟化學反應、微生物發酵、用力搖晃有關。

1、微生物發酵:保溫杯內部、瓶蓋的縫隙中可能藏匿細菌,因為浸泡紅棗、杞等食材,由於營養豐富,導致微生物發酵後產生氣體,一旦密閉的保溫杯內部氣壓不斷增大,此時杯蓋被突然擰開,就可能導致液體噴湧而出,爆炸傷人事件。

2、化學反應:除垢劑、清洗劑在跟保溫杯內部的水垢接觸後,可能會觸發化學反應,若此時保溫杯處於密閉狀況,氣體沒辦法及時排出,導致氣壓升高,當壓力超過保溫杯的承受極限,就會引發爆炸。

3、用力搖晃:保溫杯內熱水泡發泡錠爆炸,原因是杯內的發泡錠會產生大量氣體,若在密封環境搖晃後,杯內壓力會明顯增加,進而導致杯子爆炸。

專家:「1型號」保溫杯恐泡出毒水

專家指出,使用錯誤材質的保溫杯,可能會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由於保溫杯大多都是不銹鋼材質,但是不鏽鋼中有三個代號較常見,分別是201、304和316。

其中201的錳含量高、耐腐蝕性較差,如果將其作為保溫杯的內壁,長時間存放飲品可導致錳元素溶出,熱水可能直接變「毒水」。金屬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攝取錳會傷身,尤其是會傷害神經系統。

專家指出,304、316材質符合安全標準。 304不銹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鎳和鉻,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錳含量低於2%;316不銹鋼的品質優於304,多了金屬鉬,耐腐性能更好。

牛奶、豆漿別用保溫杯泡!專家:恐引發腸胃不適

除了上述建議之外,專家指出,牛奶、豆漿等高蛋白的飲料最好在滅菌、低溫環境保存,如果加熱後長時間放置在保溫杯中,其中的微生物會迅速繁殖,導致牛奶、豆漿發酸、發霉,飲用後可能會引起腹痛、腸胃不適的症狀。

另外,如果用保溫杯持續高溫泡茶葉,可能會破壞茶葉中的活性、芳香物質,導致營養流失,茶色暗沉味道苦澀。專家指出,保溫杯中溫度較高,中藥若長時間放置可能會變質,建議放涼後放入冷藏保存,下次要喝再加熱即可,不要放入保溫杯。此外,若碳酸飲料、果汁,若長時間存放在保溫杯內,可能會對不銹鋼材質產生腐蝕,導致重金屬溶進飲料當中。

加入《鏡報》官方帳號,精彩新聞不漏接

更多鏡報報導

刺殺安倍晉三…山上徹也曾守兄遺體淚崩「都我錯」 妹:我們家被邪教摧毀
雲霄飛車突脫軌釀1死!女遊客慘「跌落20英尺」 遊樂園拒絕賠償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全民普發一萬

如何領取、銀行加碼、消費優惠一次看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台南果汁浮動價格 白天750、晚上變660 網怒:比股票還誇張

LINE TODAY 討論牆
02

小琉球出現「海龜釘孤枝」 圍觀民眾不敢拉架:分開要花30萬!

自由電子報
03

小琉球2海龜鬥毆 拍攝者堅持不救!網友力挺「60萬保證瞬間沒了」

鏡報
04

台南「阿堂」鹹粥變無名 老闆終於回應:阿堂還是阿堂

EBC 東森新聞
05

小心保溫杯恐釀傷人危機!消防實測「這3類物」恐爆開

民視新聞網
06

北捷拆座椅、立柱考驗平衡感?旅客:站不穩易跌倒

EBC 東森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