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姑的擔擔麵、很秋的章魚腳⋯⋯基隆這間海景餐酒館「嶼我」,菜名和味道都超有梗!
飲食乃人生之大事,尤其是海納百川,位居海港門戶的基隆,匯聚了自日治時代起,和洋四方與中華美味,如今,無論是漁港邊的餐酒館,還是市場中的咖啡店,都展現出繁華港都的專屬潮味。
© 陳育陞/旅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正濱漁港彩虹屋旁多了一間頗具質感的餐飲空間「嶼我Me & Island」。身為在地人的我,每次經過總會忍不住駐足,寬闊的海港、繽紛的彩虹屋,還有談笑間啜飲美酒的人們,彷彿來到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海邊。而這一次,在主理人夫妻Jeff與Penny的邀請下,我終於找到機會來到這裡一探究竟。
相較於周邊繽紛的色彩,嶼我的外觀顯得低調許多。樓中樓的挑高空間,灰白色基底與清水模地板,使得光影在空間內任意變化、遊走,形成最美的裝飾;搭配上主理人親自挑選的木質家具與復古老件擺飾,質感溫潤而自然。再者,餐廳面向漁港,是眺望正濱漁港以及和平島的絕佳位置,敞開的格局直向港邊,整片海都在眼前波光粼粼。
© 陳育陞/旅讀
在一邊看海的同時,Jeff和我分享「嶼我」這個名字的由來。由於太太Penny從小就在八尺門聚落(和平島對岸)長大,因此對夫妻倆來說,和平島給予他們極大的靈感與養分。「『嶼』是和平島;『我』就是我們,這座島嶼一直看顧著我們。」Jeff也告訴我,嶼我的定位沒有絕對,它既是餐酒館也是咖啡廳。來到這裡,無論是想好好品嘗正餐,或是想要找個地方放空,度過愜意的午後,都能獲得絕佳的感受。
© 陳育陞/旅讀
嶼我的菜單由Penny親自設計,靈感來自於她的成長記憶、旅行經驗與對家鄉的情感。她將基隆的在地元素,融合地中海、西式、日式等手法,呈現出獨一無二的Fusion風味;部分料理甚至結合阿美族特色,與在地充分連結。嶼我的料理涵蓋主食、鐵板、炸物、麵食、蔬菜、冷盤和湯品,從家常的「阿姑的擔擔麵」到「很秋的章魚腳」、「乾式熟成魚」等新鮮海味,品項非常多元。此外,菜單會隨季節不定期更換,甚至推出「每日限定料理」,讓客人每次來訪都有新鮮感。
© 嶼我
「我們想創造因地制宜的用餐體驗。」對Jeff和Penny來說,人的味蕾會因為身處環境而改變。舉例來說,在室內的餐廳用餐與在開闊的漁港邊用餐,想吃的餐點、想喝的酒類肯定會有所不同。夫妻倆就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找出最符合漁港氛圍的餐點。在基隆的一處小漁港中,嶼我用他們的理念與巧手,將海風與綠意化作一道道味蕾的盛宴。
嶼我 Me & Island
時間週一至週日12:00~21:00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正濱路25號
主廚選饌
▼阿姑的擔擔麵
主廚Penny記憶中的味道。湯汁不多但濃稠,湯汁的份量可以讓麵條吸收足夠的精華,「裡面沒有加鹽,鹹味都是來自雞湯喔!」滑口的肉末與半熟蛋,撒上海苔絲和糯米椒,記憶中的味道就此呈現。
© 李智凱/旅讀
▼很秋的章魚腳
陶瓷盤中,章魚腳與新鮮櫛瓜片交錯串起,白蘭地提味,底層細緻綿密的馬鈴薯泥,完美吸附醬汁精華。不同於坊間章魚腳Q彈的口感,廚師經過特殊的料理方式,使其呈現細緻軟嫩的口感。
© 陳育陞/旅讀
▼乾式熟成魚
主廚會親自到「崁仔頂」挑選狀態佳的新鮮魚貨,先經過熟成處理(3~5天)才進行烹煮。經過時間淬煉的海魚,加之西西里島式的烹飪方法,讓饕客能嚐出「Umami旨味」,帶來截然不同的味感體驗。
© 陳育陞/旅讀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2025年8月號第162期《基隆‧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