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央行強調獨立性 第2季理事多傾向維持房市「鷹派」管制

經濟日報

更新於 09月05日03:08 • 發布於 09月05日01:44
經濟日報

行政院落實卓揆「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的政策指示後,市場臆測央行是否將鬆綁不動產管制。外界甚至傳出央行近期找多家行庫「喝咖啡」,討論放寬貸款政策。對此,央行嚴正澄清,央行獨立性不容質疑,確實曾邀請2至3家行庫到央行報告,但那是每季理監事會前的例行會議,目的在於了解行庫房貸、土建融、整批性分戶貸款與新青安貸款最新情況,並非臨時性的「喝咖啡」或政策鬆綁前兆。

政策鼓勵重點

央行重申,政策鼓勵重點是對於無自用住宅貸款的剛性需求。根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全體金融機構的無自用住宅貸款餘額已達7兆5,160億元,占整體住宅貸款比重達63%,較2023年1月的57%顯著提升。

根據央行7月底公布的第二季理監事會紀錄,多數理事認為,2023年9月央行推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房地產市場已逐步降溫。新承作住宅貸款金額與整體購屋貸款餘額均持續下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仍偏高,但已有改善,顯示政策發揮效果。對此,多位理事傾向維持現行管制措施不變,展現相對「鷹派」態度,並強調仍須持續觀察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與房價走勢。

不過,部分理事則提醒,市場資金供需矛盾值得關注。由於過去幾年預售屋量大,今年起陸續交屋,形成大量房貸需求,但銀行為遵循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核貸標準趨嚴,恐使部分符合條件的民眾無法順利取得貸款。理事建議,央行應妥善處理相關申訴,避免政策過度壓縮實質剛性需求。

針對媒體報導「爛尾樓」問題,多位理事也提出關切。有理事直言,部分報導可能誇大個案,恐導致外界誤以為爛尾樓與央行信用管制有直接因果關係,甚至影響民眾對房市的預期。另有理事提醒,下半年國內景氣可能反轉,財務槓桿較高的小型建商恐首當其衝,央行應預作因應方案,以避免金融穩定受到衝擊。

是否有放鬆空間?

至於是否有放鬆空間?不少理事仍認為,目前房價指數成長率為正,部分地區房價漲幅依舊偏高,若此時放寬措施,恐抵銷過去七波管制成效,不利房價趨穩。也有理事建議,應針對重大建設帶動的特定地區房價進行精準追蹤,必要時祭出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總體而言,從理監事會的討論氛圍來看,第二季房市「鷹派」聲音仍居多數,維持管制政策不變是共識。雖然有少數理事呼籲應注意貸款資金供需缺口與剛性需求,但央行整體態度仍偏向謹慎,不急於鬆綁。

央行強調,房市管制政策的最終考量是金融穩定與抑制投機炒作,對於無自用住宅貸款的剛性需求,仍是政策鼓勵重點,金融機構應兼顧市場需求與風險控管,持續調整貸款結構。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券商系統台積電誤植中國台灣 金管會撂重話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台積電侯永清:我想跟有些人說清楚,別以為選一兩家公司去蓋晶圓廠,就可以開始做半導體了

今周刊
03

存股達人持股市值上看千萬 秘訣是「這個」

NOWNEWS今日新聞
04

差47歲!甲骨文創辦人短暫登頂世界首富 中國妻子引外界好奇

anue鉅亨網
05

馬斯克被超車!全球首富換他當 甲骨文創辦人「一日暴增3兆」登頂

鏡週刊
06

多領一份薪1/保險講師不靠保單養老 簡單定時定額年領60萬股利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