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隊球星 Mookie Betts 獨家專訪 「比數據更重要的東西」與鈴木一朗相似的棒球觀
故事要追溯到去年8月,道奇隊遠征聖路易。
在練習開始前,"Mookie" Betts 提早來到球場,專注地看著紅雀隊的打擊練習。當時紅雀隊在打擊練習中,把TrackMan的數據連接到中外野的大型螢幕上,逐球顯示擊球仰角、初速、飛行距離等等。
我從後面問他:「會在意那種數字嗎?」
他苦笑著回頭說:「因為我的數據總是排在下位,所以完全不在乎。」
「擊球初速快,也不一定會變成安打嘛。」
這句話讓人想起過去聽過的類似說法。那時說這句話的,是鈴木一朗(現任水手隊會長特別助理兼指導員)。
"Mookie" Betts 談到對一朗的印象
2017年7月,正值MLB獨家的數據分析工具STATCAST逐漸普及,球員們開始談論擊球初速與角度。但一朗卻帶著苦澀的心情看著這股潮流。
「(要是只是讓揮棒速度變快的話)不用動腦的人也能做到。」
他還說過:
「不管是揮棒速度,還是現在有些球場能顯示擊球速度的數據,那些東西對選手來說根本派不上用場。真正在打的人都知道。」
當我把這些話轉述給"Mookie" Betts時,他露出驚訝的表情:「咦,一朗竟然說過這樣的話?」
可惜練習馬上開始,對話中斷。之後一直沒有機會好好聊,直到一年後。
上個月在紐約州Cooperstown舉辦的美國棒球名人堂典禮上,一朗幽默的演講引起話題。上週一在丹佛與"Mookie" Betts閒聊時,他提到:
「我沒看影片,但聽說是很獨特的演講。不過這不奇怪,認識一朗的人都說,雖然他看起來對棒球很嚴肅,但私下講話很有趣、很有幽默感。」
談到現役時期的一朗給他什麼印象時,"Mookie" Betts回想說:「幾乎沒有什麼交集。當我在紅襪隊出道時,一朗已經在洋基隊了,但沒有講過話。」
但他清楚記得一件事:
「把球打向全場的技術、精準擊中球的技巧,簡直像藝術。」
一旦一朗開始打擊練習,他就會目不轉睛地看著。
「能感受到他有明確的意圖,而且連續把球轟到看台上。如果他真的以全壘打為目標,一季能打30支沒問題。」
數據之前,還有更該學的東西
兩人其實有不少共通點。高超的打擊控制能力。一朗在右外野連續10年拿下金手套,"Mookie" Betts 也已獲得6次。體型上,Betts 178公分81公斤,一朗則是180公分79公斤。身材並不高大,所以小時候沒人認為他們能成為職業選手。即便進入職業後,也被質疑能否成功。
一朗常回憶自己「無數次感到屈辱」。
「小學時,每天練球,鄰居都笑說『他難道想當職棒選手嗎?』」
初登上大聯盟時也受到輕視。
「第一年春訓,對上洛磯隊投手Michael Hampton時,就有人問:『你覺得能從他手中打出安打嗎?』那句話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我把這些事告訴"Mookie" Betts,他苦笑說:「那種事我也碰過無數次。小時候因為身材小,沒被允許進隊,還被貼上『不可能』的標籤。高中畢業被紅襪選中時,也有人質疑:『怎麼會選這麼矮小的球員?』」
「我心想,那根本不是我能決定的事啊。」
不過,就像一朗把屈辱化為養分,用成績證明自己,Betts也把否定的聲音轉化為動力,甚至現在還說「很感謝那些質疑」。
「這不是逞強。那些負面的眼光反而成了我『要證明給你看』的能量。關鍵是心態,不是被打擊,而是怎麼把它轉換成正向力量。如果一朗也用那種方式面對,那我完全能理解,因為我們身材相近。」
在數據觀點上,他們也不謀而合。
一朗曾說:
「二出局三壘有人時,我常用一招,把快速球打在游擊手後方落地,確實能送回一分。但現在的MLB,有些球隊竟然認為擊出漂亮的中外野方向(卻被接殺)更有價值。荒謬!這讓棒球變成不需要動腦的比賽。但棒球不是笨蛋能打的運動啊。」
聽到這段話,Betts笑著說:「那技巧太高超了,不是人人能做到。」但他也補充:
「現在年輕球員,高中、大學選手,都是先學數據。這沒什麼不好,但要用腦才能理解。只是,即便之後再學也不遲。先學基本功,再學數據。」
Betts記得一朗總是忠於基本功。
「他很重視fundamental。不管是傳給cutman,或是直接傳本壘,也會控制在cutman能接的高度。這樣就能嚇阻跑者。他在跑壘上也一樣,總是很精明。如果是對手真的很頭痛。有人說他缺乏長打,但只要靠保送上壘,他就會盜壘或趁勢多搶一個壘包,讓內野手和投捕都繃緊神經。」
Betts把fundamental比喻成蓋房子的「地基」。
「打好基本功就像蓋房子,地基不穩,就算有漂亮的裝潢,遇到風暴也會倒塌。如果我的小孩想打棒球,我一定讓他徹底學會基本功。地基穩了,就不容易崩塌。之後要買大電視、高級沙發都行。你明白吧?數據可以之後再學,首要是基礎。」
這讓人覺得,Betts和一朗確實說著同一種語言。
眼前的牆,是成長的機會
如今Betts似乎也走出低潮。
7月30日至8月4日,他在5場比賽20打數無安打,打擊率降到.231。
但8月5日至25日的18場比賽,他打擊率.356,上壘率.415,長打率.507,OPS達.921。期間只有4次三振,終於恢復他的身手。
一朗曾說過:「牆只會出現在能跨越它的人面前。」並把它視為正面挑戰。
那麼Betts如何面對低潮?
他說:「當挑戰出現時,我會盡量以柔軟和開闊的心態去接受,並從中學習。不會去糾結成功或失敗、對或錯。只要做出決定,就相信它,結果不如預期也沒關係,因為下次遇到困難時能派上用場。」
——也就是說,唯有累積經驗?
「沒錯,我們就是從經驗中學習。這就是一切。如果有人問『怎麼打?』我可以教他動作,但站上打席時情況完全不同。投手的球是怎麼看見的,這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知道。」
掙扎的時候很痛苦,但同時也是提升經驗值的動力。
打不出安打的原因因情況而異,過去的經驗未必適用。但挑戰越新,累積的「抽屜」就越多。Betts和一朗一樣,把眼前的牆視為機會。
另外,本次專訪的部分內容,將於9月3日(週三)在ABEMA轉播「道奇對海盜」比賽前播出。
(企劃構成:Three Light)
U-18世界盃棒球戰力解析 日本最大運動媒體《Sportsnavi》獨家分析!加入LINE好友即可查看排行榜!
U-18世界盃棒球的戰力,由日本最大運動媒體《Sportsnavi》進行獨家分析。中華隊與日本的實力究竟如何?只要加入《Sportsnavi》的LINE官方帳號好友,已經加入的用戶只要傳送訊息,就可以查看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