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是頂尖車手,但賽車、燃料要全球協力!台積電熊本廠對日本多重要?「台日半導體同盟」能做什麼
林韋伶
圖片 攝影:林韋伶 提供
俄烏戰爭期間,國際上出現「半導體走私」與「晶片漂白」等現象,全球在一瞬間重新認知成熟製程晶片的戰略價值,也更能了解為何台積電熊本廠是保障日本國防科技自主的助力,以及台日必須共建「半導體同盟」,以打造民主陣營共同安全核心。
由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和日本民間智庫「國家基本問題研究所」理事長櫻井良子主持的台日兩智庫,於週二(10/14)共同在東京舉辦「台日半導體同盟」研討會,會中日本防衛省顧問土本英樹指出,半導體已不僅是產業問題,更關乎防衛安全與國家戰略。
日本防衛省顧問土本英樹指出,半導體已不僅是產業問題,更關乎防衛安全與國家戰略。(攝影:林韋伶)
他強調,若在晶片設計或製造階段被植入「後門」漏洞,將導致裝備遭駭或失效,成為重大安全風險,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審查與防護機制。美國已設立可追溯與核查制度,日本也應比照推行,確保國防系統的晶片來源安全。
他進一步指出,在俄烏戰爭期間,國際上出現「半導體走私」與「晶片漂白」等現象,突顯成熟製程晶片的戰略價值。這類晶片雖非最新技術,但因穩定性與耐用性高,是防衛裝備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土本英樹說:「防衛裝備必須能耐高溫、抗震動與核輻射,這正是成熟製程晶片的重要優勢。」
土本英樹:台日應共建「半導體同盟」 確保防衛與供應鏈安全
他也提到,防衛用途晶片多屬少量生產,採購難度高,過去日本防衛裝備多依賴三星與台積電供應,如今熊本的JASM廠啟用後,成為保障國內供應安全的重要節點,「JASM能生產防衛用途的成熟晶片,讓日本在國防科技上更具自主性,也能在必要時由台積電系統支援日本防衛省需求,這正是半導體同盟的具體展現。」
針對戰爭型態的變化,土本英樹指出,未來無人機與AI運算將大量依賴先進製程晶片。烏克蘭戰爭證明,無人機需要具備自主決策與群體協作能力,而這仰賴高效能、低功耗的AI半導體。他建議日本防衛省應加強與北海道的Rapidus計畫合作,確保先進晶片的穩定供應,同時透過經濟產業省協調,整合防衛與產業政策。
他也提醒,半導體同盟不僅要保障生產與技術,更需關注礦物資源。中國目前壟斷全球9成以上的「鎵」產量,並以出口管制作為戰略手段。土本英樹呼籲,台灣、日本與美國應共同推進礦物供應鏈合作,確保在關鍵原料被封鎖時仍能維持晶片生產的安全與穩定。
「從防衛裝備到礦物供應鏈,半導體的每一環節都攸關國家安全。」土本英樹強調,唯有透過台日美三方協調,建立完整的「半導體同盟」,才能在科技與安全領域維持自由陣營的優勢。
岩田清文:能控制半導體就能控制未來戰場 日台美荷韓應築「半導體同盟」
前陸上自衛隊司令岩田清文在論壇上則指出,半導體已成軍事力量的關鍵要素,從戰機、飛彈、無人機到電子戰與資通訊系統,皆仰賴晶片驅動;一旦任一環節失效,整體戰力即難以發揮。以F-35內部搭載數千顆晶片為例,可見戰場感知、指管通資與精準打擊皆由半導體串接完成,「能控制半導體就能控制未來的戰場」。
前陸上自衛隊司令岩田清文指出:「能控制半導體就能控制未來的戰場」。(攝影:林韋伶)
談及俄烏戰事,他指出,烏軍結合商用衛星情報、無人機偵察與AI演算法,能在短時間自動分配火力、精準封阻俄軍集結,顯示AI與邊緣運算正在重塑作戰樣態。軍品多採28〜45奈米等成熟製程,取得門檻低且易被迂迴輸送;即便G7強化出口管制,俄軍仍可透過第三國轉運取得通用晶片,凸顯制度執行的難題。
他並警示,下一階段戰爭將進入「人機協同」時代:海空水下大規模無人載具集群,依賴高效能、低功耗AI晶片進行自主協同與即時決策。要嚇阻衝突、維繫優勢,必須同時強化先進製程(2奈米以下)供應能力與成熟製程的可控性,提升日本本土產能,並以日本、台灣、美國為核心,結合荷蘭與韓國,打造堅固的半導體與軍民雙用供應鏈。
岩田強調,唯有在設計、製造、設備與材料上形成分工互補,配合更嚴密且可執行的出口管制與供應鏈監理,才能避免通用晶片持續被挪用至戰場,並以尖端半導體維持嚇阻力,守住自由陣營的科技與安全優勢。
台日攜手打造「半導體聯合艦隊」 科技合作成民主陣營共同安全核心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則提出,從「半導體聯合艦隊」來看台日半導體同盟的觀點。
蘇紫雲分析,台日半導體合作不僅是產業議題,更關乎國家安全與地緣戰略,「從『聯合艦隊』的角度來看,是科技、經濟與防衛的共同體」。他強調,半導體已成為跨領域的戰略要角,未來10至20年,台日若能深化合作,將共創「多贏」格局。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提出,從「半導體聯合艦隊」來看台日半導體同盟的觀點。(攝影:林韋伶)
蘇紫雲分析,台積電之所以成功,並非單靠台灣一國之力,「機台來自歐洲與美國,材料與零組件則仰賴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如同F1賽車——台積電是頂尖車手,但賽車與燃料則是全球協力的成果。
他也指出,目前多數先進武器仍採用1990年代的晶片(如486、586等級CPU),製程約0.6微米,真正使用AI與尖端晶片的武器仍屬少數,因此「現在的合作將決定未來20年的安全格局」。
他進一步強調,半導體同盟的核心不只是技術,更是「忠誠與信任」。台積電的成功來自對客戶的忠誠,日本的職人精神同樣代表穩定與誠信,這是台日合作的文化基礎。
蘇紫雲也提醒,不能低估中國的競爭力,民主陣營須以合作維持技術防線。中國的「數位威權體制」要求企業配合國家情報法,產品安全漏洞頻傳,「這不只是產業競爭,更是數位民主與數位威權的對抗」。
在地緣安全上,他指出台灣的重要性不僅限於晶片製造,台灣飛航情報區每年有170萬架次航班通過,周邊海域航運量占全球61%,也是日本與韓國能源運輸的生命線,因此「台灣的穩定,關係到整個印太地區的共同安全。」
展望未來,他認為台日可從稀土、FPGA晶片、機械精密控制與兩用科技等領域深化合作,「日本的機械與材料強項,結合台灣的半導體與系統整合能力,將形成最具戰略價值的民主科技聯盟」。蘇紫雲強調,唯有民主國家攜手,建立從晶片到稀土、從供應鏈到價值鏈的「科技聯合艦隊」,才能在數位新冷戰中守護自由世界的安全與繁榮。事實上,有許多台灣廠商已經留意到此議題的重要性,因此本次有多家關心台日半導體同盟議題的廠商前往東京參與,包括:永亮股份有限公司、格棋化合物半導體、HAITIMA、統一翻譯、Skyways,以及聯邦銀行。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鴻海、廣達、緯創趕快跑就對了?PCB、軍工股反彈就出掉,台股老手:裕民、慧洋-KY…這8檔低檔找買點
退休存股0050+0056最安心?金融業高管49歲提早退休:雙國民ETF組合藏1「致命弱點」,為何恐「越領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