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稻農救星─鴨子機器人,自動除草、趕走福壽螺,不傷秧苗,太陽能免電費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5月19日13:36 • 發布於 05月19日03:47 • 上下游新聞

水田除草一直是農民最頭痛的工作,使用除草劑又破壞生態,來試試這位來自日本的「稻鴨除草機器人」!它模仿鴨子在水面攪動泥水,輕鬆阻斷雜草發芽,且不傷稻秧,還能趕走福壽螺,簡直是農民救星!

來自日本的「稻鴨除草機器人」能阻斷雜草發芽,且不傷稻秧,還能趕走福壽螺,簡直是農民救星!(攝影/楊語芸)

從日本來的「鴨子機器人」:稻田裡的新幫手

大倉米舖創辦人簡碩宏曾在日本深造稻米產業相關技術,近年積極推動台灣優質好米銷往日本,去(2024)年底在日本參觀農機展時,他發現一款專為水田設計的除草機器人,直覺這正是台灣農業亟需的工具。於是今年 4 月,他向日本廠商借來兩台機器人,展開在台試驗。

這款機器人名為「アイガモロボ」,意為「鴨子機器人」,簡碩宏為它取了中文名:「稻鴨除草機器人」(以下簡稱「機器鴨」)。機器鴨由 New Green 公司委託 Nissan 的前工程師團隊設計,並交由知名農機製造商井關(ISEKI)打造,歷經十年研發才正式問世。目前已在日本沖繩、北陸、東北等地區廣泛應用,累積銷量達上萬台,實用性與穩定性皆獲得市場高度肯定。

台灣試驗發現,稻田完全無雜草。(照片提供/陳士賢)

除雜草不會傷害稻秧,太陽能充電省電費

大賀米農二代陳士賢在桃園經營 25 公頃友善種植稻田,談起除草經驗,他直呼是「農事裡最痛苦的一環」。每當插秧後,雜草便開始滋長,「剛除完沒多久又冒出來;怎麼拔都拔不完,單調、重複又勞累」,他苦笑說,如果不是心中那份「對下一代的責任感」,每每都想用除草劑一次了結。

直到「稻鴨除草機器人」進駐稻田,他才真正鬆了一口氣。機器鴨浮在水面前進,就像小鴨在稻田裡悠游,腳下的「鴨爪」不斷攪動水面,將潛藏的雜草種子攪入泥水,讓它們無法行光合作用,達到抑草效果。

機器鴨設計輕巧,運作時只是「在水面上走過」,不會對秧苗造成實質損傷,也不會在田間留下車輪痕跡或壓倒秧苗。不只如此,機器鴨以太陽能驅動,可邊運作邊充電,每次充飽可連續使用約五小時,即便是陰天或夜晚也能正常運作,完全「免電費」。

操作簡便又聰明,記憶路徑提高效率

使用方式也相當簡單:農民只需將機器鴨放入田中,透過手機藍牙與機器鴨連線,在 APP 介面設定作業時間後,機器人便能自動啟動、自己導航。作業結束後會停留在田中,農民只要走近、重新連線,即可呼叫它回岸。陳士賢說:「APP 雖然是日文介面,但很直覺,操作幾次就熟悉了。」

陳士賢從插秧後第五天開始「趕鴨子入田」,讓機器鴨維持雜草抑制效果。由於機器鴨行經稻秧時會造成短暫壓倒,秧苗約三天才能恢復挺立,因此機器人適合每隔三至五天操作一次。同時,機器鴨擁有記憶,能聰明避開已經巡過的地區,不浪費一分力氣,讓田間除草效率翻倍,也讓農夫從繁重的工作中如釋重負。

手機 APP 介面操作容易(攝影/楊語芸)

田間實證:除草之外還能趕福壽螺

另外,機器鴨在田中攪動水層的過程,不只能抑制雜草,也有助於肥料分解並滲入土壤,提升稻作吸收效率。因為水層翻動後,土壤間隙增多,氧氣供應增加,有利於根部發展。根據日本方面的測試結果,有了機器鴨的輔助,稻米產量可望提升約一成。

雖然這款機器鴨原本是為除草設計,但陳士賢意外發現,它在驅趕福壽螺方面的效果更加驚人。福壽螺經常出沒於田邊,啃食秧苗,造成農民損失。他觀察到,當機器鴨「游」過時,會驚動螺類「跳水逃命」,遠離嫩綠的秧苗。「效果甚至比除草還實際,還能省下補秧的人力,CP 值真的很高。」

他笑說,北部農民不太習慣補秧苗,秧苗若被螺咬斷、田邊出現缺株,常會被其他農民取笑,「用了這隻鴨,面子也保住了!」

機器鴨運轉「鴨爪」來攪動水面。(攝影/楊語芸)

體積小卻不怕被偷,內建密碼鎖

機器鴨體積小巧、重量僅約 6 公斤,雖然搬運容易,但會不會很容易被偷走呢?

陳士賢表示,機器鴨有防盜設計,機體內建密碼鎖,若離開預設範圍(約一公里)便無法運作,形同失效。此外,機身採用保麗龍材質,結構簡單,僅有太陽能板與塑膠爪等基本元件,沒有高價可轉賣的零組件。他坦言:「說實在的,偷了也沒用,真正有價值的是軟體和設定,離開田裡就等於報廢。」

陳士賢也指出,機器鴨仍有一些操作上的限制。例如水層必須達 8 至 10 公分,浮力才足夠讓機器順利運行。而當稻秧長至 45 公分左右,機器行走時會與植株發生干擾、甚至攪斷稻桿,影響作物。但這個階段稻株已夠高、葉片夠密,自然能遮蔽陽光,雜草也長不起來,「那時候就不需要再讓機器鴨下田了。」

機器鴨僅六公斤重,搬移不費力。(攝影/楊語芸)

共享機制提高使用效益,農政單位可助一臂之力

陳士賢分析,機器鴨從插秧後第五天後使用,大約能操作一個半月,等到稻子長高後就無須勞煩鴨子下田。以北部地區一年一穫稻作來說,購買一台機器卻只使用約 40 天,成本相對不划算,他建議可建立一種「共享」使用模式,

例如,由南部農民優先使用,隨後依節氣往中部、北部遞移,等北部一期稻作除草結束後,再送回南部投入第二期稻作。如此一來,不僅能充分發揮機器效益,「鴨主」也能透過租借方式收取費用,加速攤提成本。

簡碩宏補充,目前桃園市政府農業局已表達興趣,希望採購一批機器鴨提供當地農民使用。他也建議,農會、農企業乃至農糧署等單位可以考慮出資採買,讓這群「機械小鴨」成為農田裡的新戰友,肩負起繁重的除草任務。

價格仍在洽談中,有興趣農民可先參與試用

至於最受關注的價格,簡碩宏坦言:「還在和日本廠商談。」目前這款機器鴨在日本的售價約為 25 萬日圓,他希望出口到台灣的價格不會相差太多。他強調,「現在一位工人拔草一天工資就要 1600 元,一分地得請好幾個人,而且要重複除草好幾次。」若將省下的人工成本與環境效益一併納入計算,這筆投資其實相當划算。

雖然價格尚未底定,但簡碩宏會持續向製造商借入更多試用機器鴨,有意願「趕鴨子下田」的農民,歡迎與大倉米舖聯絡。

非業配資訊:大倉米舖電話:04-92551157。

「上下游聲明」:《上下游新聞》不作業配、不收廣告,刊登訂購資訊亦未收取任何費用。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明起連3天天氣不穩「週日最糟」! 南海熱帶擾動恐升級熱帶低壓

自由電子報
02

高雄漢來雙人房520元標錯價 Agoda認訂單有效

中央通訊社
03

亞馬遜雨林為何沒雨了,科學家找到答案

科技新報
04

北市高中教師「課堂播九三閱兵」 學生反感竟被嗆「不喜歡出去」

太報
05

最高1千萬!6張中獎發票沒人領「消費明細曝光」 今天錯過就充公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