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反胃火燒心?2穴位搭1茶飲舒緩不適
82 觀看次數胃食道逆流不僅會讓心臟不舒服,還可能影響呼吸、睡眠,中醫師吳明珠日前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有助改善胃食道逆流適合按摩的穴位,氣功老師彥寬則分享了可以幫助緩和胃部不適的簡單氣功功法。
胸悶反胃 按內關穴快速緩解
中醫師吳明珠說,中醫常用來治療胃食道逆流有關的穴位有2個,揉按這2個穴位有助於解除胃食道逆流帶來的不舒服症狀。
看更多:嚼口香糖能緩解胃食道逆流!這種口香糖才有效 最佳時機曝
內關穴
屬於心包經的穴道。當手握拳時,在距離腕橫紋下方3指寬的手腕中間明顯凹陷處,就是內關穴。吳明珠說,心包經與胃經相通,用力以手指按壓內關穴的同時,用力吸氣和呼氣,可以感覺到胃酸逆流帶來的心跳快、胸悶、反胃等不適症狀可以立即有所舒緩。
膻中穴
位於兩乳正中間凹陷處。按壓方式是以大拇指,以畫圈的方式揉按,順時鐘或逆時鐘皆可,按的時候要搭配呼吸,有助協調自律神經。
看更多:咳不停、一直清喉嚨也是胃食道逆流警訊!中醫教你3穴位減輕胃部壓力
▲內關穴和膻中穴位置。
安胃茶安撫胃氣 幫助修復胃黏膜
吳明珠同時還建議,按摩穴位搭配服用「安胃茶」效果更好,可以安撫胃氣。
材料:陳皮3錢、茯苓5錢、薑半夏3錢、甘草1.5錢。
作法:藥材快速沖淨後用開水沖泡,蓋上杯蓋浸泡10~15分鐘左右,待降溫到溫熱的程度即可飲用。
▲安胃茶配方。
吳明珠表示,配方中的陳皮可以健脾、益氣,還能燥濕除痰,如果脾胃因為吃太甜造成濕氣過多,卡在腸胃,上不來也下不去,陳皮就可幫助調整氣的流動,還可以化痰。茯苓則可以健脾袪濕,有助加強脾胃黏膜的功能和代謝,可以調整體內濕氣、噁心、反胃的症狀,還能幫助修復胃黏膜;甘草能祛痰、止痛,還能幫助放鬆;半夏則可以化痰下氣。
保養脾胃 幫助脾胃氣順暢
氣功老師彥寬在節目中分享可以幫助保養脾胃的簡易氣功功法。彥寬尤其強調,50歲以上的人應該養好脾胃,才能避免老化,萬一生病時才不會因為腸胃功能不好而無法吸收營養。
- 坐在椅子上,上半身往前傾,要能感覺胃部因姿勢受到擠壓。
- 雙手握拳,在兩邊小腿上的足三里穴敲三下。
- 挺起上半身。
- 快速張大嘴再閉合,共3下。
看更多:胃酸逆流反胃老是來?咖啡和這類食物一起吃 恐致胃酸狂飆
▲養胃功法步驟2(圖左)和步驟4(圖右)。
胃經經過嘴巴周圍和雙頰,吃東西咀嚼食物的動作可以刺激胃經和脾經,就可以讓身體的氣順暢,同時等於順便作臉部運動,保持臉部肌肉彈性。
◎ 諮詢專家/吳明珠醫師.彥寬老師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