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電力供應成 AI 瓶頸,微軟執行長納德拉:晶片只能堆放成庫存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1月03日08:56 • 發布於 11月03日08:14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近日與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隔空接受 Bg2 Pod 節目專訪談道,AI 產業面臨的問題並非運算資源供過於求,而是缺乏足夠的電力來使用 GPU。納德拉甚至說,目前的難題是庫存中的部分 GPU 找不到足夠電力來使用。

「我認為這個情況下,需求與供給的週期很難預測。重點是:長期趨勢是什麼?長期趨勢就是山姆所說的,坦白說,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運算能力過剩,而是電力,更精準地說,能否夠快在接近電力供應的地方完成建設的能力。」納德拉在 Bg2 Pod 節目回答主持人、同時也是創投公司 Altimeter Capital 創辦人葛斯納(Brad Gerstner)提問時這麼說,「所以,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實際上你可能會有一堆晶片堆放成庫存,無法插電使用。事實上,這就是我今天面臨的問題。問題不在於晶片供應,而是我沒有可供插電使用的環境。」

去年以來,AI 運算的電力消耗一直是許多專家提出討論的議題。當 NVIDIA 解決 GPU 短缺問題後,這個問題被凸顯出來,許多科技公司如今投入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開發,做為擴充大型資料中心的電力來源。

這也造成一般家戶的電費飆升,透露出正在建設的 AI 基礎建設對一般美國民眾造成負面影響。OpenAI 甚至呼籲美國政府每年新增 100 GW 的發電能力,稱這是美國與中國爭奪 AI 領先地位的一項戰略資產。這番主張出現之前,就有專家指出中國在電力供應方面領先,因為中國在水力與核能發電大舉投資。

除電力短缺外,兩人也討論到先進的消費性硬體問世的可能性。「有一天,我們會做出一個驚人的消費裝置,可在極低功耗下完全地端運行 GPT-5 或 GPT-6 等級的模型,這件事目前看來實在難以想像」,奧特曼說。「那將會很不可思議,這也是讓那些正在建置大型集中式運算叢集的人感到害怕的事」,葛斯納說。

這則凸顯大型公司押注數十億美元打造龐大 AI 資料中心,必須承擔一項風險:雖然訓練新模型需要 AI 基礎建設,但若半導體技術進步到能讓模型在地端執行,那麼許多人預測 AI 廣泛應用所帶來的資料中心需求恐怕不會出現。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郭台銘母親辭世/鴻海原始金主初永真 曾助國民黨度過難關

鏡週刊
02

普發萬元商機大! 銀行火力全開''普發1萬變10萬''

民視新聞網
03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5

普發1萬第二天!登記入帳衝170萬人 這4種狀況「恐無法入帳」

太報
06

郭台銘媽媽初永真辭世享嵩壽100歲 當年標會10萬助兒成就鴻海帝國

鏡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