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內在價值 vs. 企業定價:生命週期的估值定價入門指南

三采文化

更新於 08月12日07:42 • 發布於 08月22日04:00

文/《企業估值投資:華爾街頂尖智庫的估值心法,看透企業體質好壞,正確買進》亞斯華斯.達摩德仁著.三采文化

企業財務學中,把企業決策劃分為投資決策、籌資決策與股利決策三類,但這些決策的整體效果會體現在企業的價值上;如果是上市公司,則會反映在其市場價格中。

在本章中,我會先從檢視「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指企業的真正經濟價值)的運作機制開始,接著會以估值時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重新詮釋這些機制。在過程中,我會追溯企業價值的關鍵驅動因素,並主張:要估計這些驅動因素,你需要一則關於這家企業的敘事1(narrative)。

在本章第二部分,我會探討定價,以及投資人如何為企業定價的過程,並指出定價(price)的驅動因素不僅與價值(value)的驅動因素不同,還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會觀察價值與定價這兩個流程,如何隨著企業成長與生命週期的推進而改變。

估值基礎知識

在內在估值(intrinsic valuation)中,我會從一個簡單的命題開始:一項資產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他人主觀認定它值多少,而是該資產「預期現金流量2」(expected cash flows)的函數。簡單來說,現金流量高且可預測的資產,其價值應高於現金流量低且波動大的資產。

估值機制:未來的錢會怎麼變化?

內在估值的實務操作上,不僅需要處理如何定義現金流量、將風險納入估值之中,還必須考量貨幣的時間價值3(time value of money)。

對一項壽命有限(例如 10 年)的資產,我會估計這項資產 10 年的預期現金流量,然後用能反映這些現金流量風險的折現率,將它們折現為現值。但如果將這項原則應用在企業估值上--一般而言是經營中的企業,具體而言則是上市公司--就表示我還得處理另外兩個問題。

‧股東權益估值 VS.企業整體估值:

第一個問題是,在為企業估值時,可以選擇只估算所有權人持分(即股東權益),或是估算整體企業的價值。

如果選擇前者,我會估算「股東權益自由現金流量」(FCFE)--即在滿足所有其他現金流量請求權後剩餘的部分--並以權益成本將這些現金流量折現。在一家上市公司中,你可以用股利作為衡量股東權益現金流量的指標,或是使用股東權益自由現金流量,也就是在第 8 章提到的潛在股利。

如果你要估值的是整家公司,我會折現權益投資人與債權人自企業獲得的現金流量--前者是股東權益自由現金流量,後者是本金與利息收入--並以資金成本,將這些償債前現金流量(pre-debt cash flows)折現。

‧企業的壽命:

企業能夠透過投資新資產來實現自我更新,因此很難界定其壽命。理論上,一家上市企業可以持續經營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由於我無法預估如此長期下來的逐年現金流量,因此必須設法為估值程序設下終點。

其中一種估值分析師常用的做法,是假設從未來某個時間點開始,現金流量將以固定的成長率永久成長。這項假設讓我們能以「終值4」(terminal value)來估算所有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如此一來,企業的總價值便可拆解為兩部分:一是明確預測期間(explicit forecasting period)內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二是該期間末端「終值」的折現值。

乍看之下,假設任何企業不管成功程度如何都能永遠存在,似乎並不合理。但我也得為「永續成長假設」(perpetual-growth assumption)辯護一下,並指出:這項假設所產生的估值,大致上與我假設企業只會持續數十年(而非永遠存續)時,所得出的估值相近。

換句話說,如果我預期一家企業能夠長期持續經營,採用永續成長假設所估得的結果通常是合理的。但如果為一家壽命較短的企業估值,那麼我不僅可以,也應該放棄這項假設,並改為估計固定期間的終值來取而代之。

如果我接受這個論點--也就是我應該根據企業的預期現金流量,並將風險、預期成長,與時間因素納入估值考量--那麼我就可以從純粹計算的角度,將企業估值拆分為三組輸入項目。

第一組輸入項目,是企業的預期現金流量,這些現金流是扣除稅金,以及為支撐成長而需再投資後所估算出的金額。第二組是折現率,它反映了現金流量的風險水準,以及估值當時的市場利率環境。第三組是終值(如果有的話),也就是我應該在預測期間結束時賦予企業的剩餘價值。

驅動企業價值的因素:

估值的計算機制有時會掩蓋一個現實:估值所使用的輸入項目,應該反映被估值企業的本身經濟本質。為了充分了解一家企業,並對它估值,我必須估計四組基本輸入項目。

1. 第一組輸入項目,也許是最直觀的一項,是估計企業從既有投資中產生的現金流量,這些數據通常來自企業的當期財報。

2. 第二組輸入項目,也是最難處理的一組,著眼於企業現金流量成長的影響,並且評估這樣的成長會為企業創造多少價值,或者破壞多少價值。要理解為什麼成長不見得能提升企業價值,你必須認識到:雖然成長可以讓營收與盈餘隨時間上升,但它也有代價,因為成長必須仰賴再投資,而再投資所需的成本,可能會超過成長所創造的價值,甚至經常如此,導致整體企業價值反而減損。

3. 第三組輸入項目跟風險有關--包括如何衡量風險,並將風險納入折現率中,同時也保留一種可能性:企業的風險會隨著時間改變,因此折現率也可以隨之調整。

4. 最後一組輸入項目,和估值的終點處理closure)有關。傳統的終值計算,假設現金流量將以固定成長率持續成長,因此這種方法最適合用於企業已進入成熟階段的情況--也就是說,當企業的成長率小於或等於其所處經濟體的成長率時。對於無法假設具有長期存續性的企業,可以選擇為資產估計一個清算價值5(liquidation value),或是根據現金流量的有限期間,估計一個終值。

1 編按:敘事,指企業未來經營邏輯與假設的連貫說法。

2 編按:根據企業未來可能產生的現金收入,所預估的現金流。

3 編按:指相同金額的金錢在未來的價值,將會因時間折現而遞減。

4 編按:終值,指在明確預測期間結束後,假設企業現金流量以固定成長率持續成長所估算出的剩餘價值,常用於折現現金流(DCF)模型中,代表企業未來長期經營所產生的價值。

延伸閱讀:從人性到市場:投資哲學與企業生命週期的連結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2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3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4

全台唯一頭獎大滿貫彩券行 台彩曝超旺原因

NOWNEWS今日新聞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財部手機報稅今公開抽獎 9/26下午可查詢頭獎得5萬

中央通訊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