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爆發大規模「假酒中毒」事件! 已知23死、160人中毒
根據科威特衛生部發布的最新消息,自8月10日起,該國因飲用含甲醇的假酒導致160人出現甲醇中毒反應,更有23人人已經死亡。該報告還指出,大部分的死亡者與中毒者都是亞洲人。根據科威特衛生部在X上發布的消息,目前有51名中毒者需要進行緊急腎臟透析治療,31人需要透過機器輔助維持呼吸,更有21人因為甲醇中毒而失明或是視力受損。
據《海灣時報》(Khaleej Times)報導,科威特屬於伊斯蘭教國家,該國依伊斯蘭教教義,自1964年起禁止酒類進口,並於1980年代將飲酒行為列為非法,僅有非穆斯林人士可以從特定管道獲得少量酒精飲品。然而,這項禁令並不能完全免除當地人對於酒精的需求,導致非法酒類交易在當地屢禁不止。這些非法酒類往往在未經許可的非法私營釀酒作坊釀造,品質低劣且常混雜有包含甲醇在內的有毒物質。
據了解,甲醇(Methanol,化學式CH3OH)屬於工業用酒精,雖然氣味與一般飲用酒水內的酒精乙醇(Ethanol,化學式C2H5OH)類似,但是飲用後會在消化道和肺臟透過擴散作用吸收進入血液中,然後被人體轉化為具有毒性的甲醛(Formaldehyde, CH2O),再進而轉化為致命的毒素甲酸(Formic acid, CHOOH)。這種毒素會抑制粒線體的呼吸作用、使細胞壞死,破壞神經系統進而導致失明,對人體的影響極其嚴重,且只需服用30毫升即可致命。然而,甲醇因為容易取得且價格便宜,是不肖商人最喜歡添加到酒精飲料中,用來低成本且增加酒精含量的方式。
報導指出,這次中毒事件中的受害者多為南亞裔移民工人,他們在科威特的建築、家政和零售行業中佔據重要比例,然而這些工人因經濟條件不佳,更容易接觸到價格低廉的非法酒類,因而成為此類事件的高風險群體。
目前,當地政府已經展開調查,試圖追查含有甲醇的假酒來源,並加強對非法酒類銷售點的監控。科威特衛生部呼籲當地民眾通過正規醫療機構或指定熱線報告任何疑似酒精中毒病例,並強調將對所有相關案件進行嚴密追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