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哪裡比較長壽?最新研究「這1區」平均壽命可以活更久
你是否曾經幻想,搬到海邊吹海風、看潮起潮落,過著慢悠悠的療癒生活?現在這個夢想,除了浪漫與愜意外,還多了一個非常實際的誘因,可能讓你多活幾年!根據最新研究指出,住在海邊的人,預期壽命竟然真的比內陸居民長。不過,別太快打包搬家,因為住在「河邊」反而可能會有反效果。
住得離海近一點,壽命也跟著延長?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團隊蒐集了全美超過6.6萬個人口普查區的數據,並將其與居住地與「藍色空間」(blue space)的距離做出比對。簡單說,就是看看住得離水越近,是不是人就越長壽。
結果顯示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那些住在離海洋或海灣約48公里內的居民,壽命普遍比全美平均(約79歲)多出一年以上,這不是喝湯加一匙膠原蛋白的程度,而是真真實實多活一整年。
為什麼住海邊這麼厲害?
研究負責人吳建永(Jianyong Jamie Wu)指出,幾個關鍵因素可能包括:
- 天氣溫和:海邊的高溫日數較少,氣溫也沒那麼高,日常生活更舒服。
- 空氣比較清新:濕潤的海風可不是浪得虛名,有助於降低空汙暴露。
- 戶外活動多:慢跑、散步、衝浪、賞夕陽…生活中不知不覺就多了動起來的理由。
- 社經條件較佳:研究指出,沿海地區的居民整體收入偏高、乾旱災害也比較少。
小心!不是所有「靠水生活」都能加分
圖片來源:pexels
不過,研究團隊也發現了一個讓人有點震驚的事實:不是所有水域都對健康有益。住在河邊、湖邊的城市居民,壽命可能不增反減!這些內陸水域,尤其是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的大型河湖周邊,如果缺乏妥善的環境管理,往往存在污染、基礎設施不佳、戶外活動空間不足等問題。研究指出,住在這些地區的居民,預期壽命可能比平均值還要短約一年,僅約78歲。
博士後研究員雅妮·曹(Yanni Cao)指出,造成壽命下降的可能因素包括:
- 水質與環境污染:內陸水域城市可能面臨更嚴重的工業污染或廢水排放問題。
- 貧富差距:這些區域的貧困率通常較高,醫療資源也可能相對不足。
- 戶外空間不足:即使有水景,也可能因治安或設施問題而無法善用。
- 淹水風險高:居住安全受到氣候影響的風險增加。
選擇住哪裡,可能比你想的更重要
這項研究是美國首次針對不同類型的「藍色空間」與壽命做出系統性分析,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活品質不只是收入或交通便利,環境本身也可能在悄悄改寫我們的健康。
所以說,下次打開房仲網頁,別只看捷運站和學區了,看看有沒有靠近大海的好宅,也許會是邁向長壽人生的第一步。當然,如果你住在河邊,也別太緊張,畢竟影響健康的因素還有很多,最重要的,還是每天過得開心、保持運動!
主圖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2025暑假去哪玩?全台飯店優惠、訂房折扣懶人包:大倉久和、統一渡假村、宜蘭綠舞、煙波
7家速食新品!肯德基「肉汁薯泥咔啦雞腿堡」韓國爆紅登台,繼光「炸雞腿」超香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