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員山深層地熱鑽井達標 中油預告冬山再鑽一口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7日電)經濟部地礦中心評估全台10大地熱潛能區,北宜花東5大高潛力區約占8成。中油透露,宜蘭員山深層地熱研究井已於16日鑽抵目標深度4000公尺,也規劃今年在宜蘭冬山再鑽1口井,進一步掌握蘭陽平原地熱潛能。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地熱探勘資訊平台」已彙整全台千餘孔鑽井溫度資料,顯示台灣約有10個地溫梯度異常高區,一般稱為10大地熱潛能區。其中,北宜花東有5大高潛力區約占全台8成,包括台北大屯山、宜蘭蘭陽溪中上游、花蓮瑞穗、台東延平及知本金崙,並以宜蘭發展潛力最高。
宜蘭境內已有清水地熱電廠,也有開發中的仁澤、土場地熱電廠,地礦中心指出,近期發展重點著重在蘭陽溪地熱區,除了資源面考量外,交通、饋線亦為其優勢。
國內地熱推動採國營事業先行,深層地熱方面,中油表示,與中研院合作進行的員山深層地熱研究井已於16日鑽抵目標深度4000公尺(實際達4018公尺),為全台第1口探勘深度超過3000公尺地熱井,由中油鑽井隊自行鑽鑿,用以了解蘭陽平原北部的深層地熱資源,目前正在蒐集地下地熱地質資料,預計1個月後初步分析出爐。
中油也已規劃今年在宜蘭冬山再鑽鑿1口4000公尺的深層地熱探勘井,了解蘭陽平原南部的深層地熱潛能。
另一方面,中油正推動在宜蘭大同鄉土場山區建置裝置容量5.4MW地熱電廠,目前已進入設備測試階段,預計9月底可運轉併聯發電。
中油表示,未來將採雙主軸方式推動地熱業務,第1主軸為全台深層地熱潛能區的探勘與開發,目前先著重於宜蘭及花東地區。第2主軸為大屯火山區火山地熱探勘與開發,但仍待國家公園法鬆綁。
能源署官員表示,宜花東地區大部分為原民居住地,依據原民法需進行部落諮商,業者反映程序嚴謹,正與原民會溝通簡化程序。
此外,大屯山亦為地熱熱區,目前跨部會討論國家公園法修法,讓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可開發地熱。地礦中心主任徐銘宏不諱言,修法工作耗時,牽扯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包含國家公園法、原民諮商、內政部國土計畫相關法令等,都有很多需努力部分。
針對地熱目標,能源署表示,2025年地熱目標為20MW,既有已併網7.49MW、今年併網約12.6MW,應可達標;2026年目標是調查地熱蘊藏潛能500MW;2030年則地熱裝置容量達到1.2GW。(編輯:林興盟)1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