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悲劇不會是最後一個…病垮也不敢請病假:接到更嚴苛班表、年終恐少10萬…工會爭權益這天動作
黃靖文
圖片 黃靖文攝 提供
長榮航空34歲空服員,在完成台北-米蘭長途勤務後,於返程班機上因身體不適仍勉強上工,返台病倒住院16天,最終不幸病逝,引起社會譁然。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與現役空服員紛紛跳出指控,公司「請病假」、「臨時特休」,會被「扣分」的潛規則,影響後續考績與調班權益,讓勞工寧可抱病上班,也不敢請假。 工會呼籲,勞動部應正視議題,並提出3點訴求,希望修法保障勞工特休假、天災假、病假的請假權益,並明訂企業不得以不利待遇秋後算帳。 目前長榮尚未針對相關議題發表聲明。
「病假無罪!生命無價!」超過30名現役空服員與工會成員,週三(10/15)聚集在立法院門口,手持白玫瑰替死者哀悼,他們不僅希望替不幸病逝的長榮空服員討公道,更要求長榮航空公司與主管機關,重視空服員請病假的權益。
空服員工會提3點訴求 籲保障勞工病假權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提出三點訴求,認為勞動部應盡快修正法規。
- 第一,包含現有法定病假天數30天內,應有一定天數被保障,禁止雇主因為員工請病假而有不利待遇。
- 第二,申請特別休假和天災期間不出勤,應是員工基本權利,應禁止雇主因為員工請特別休假、天災假而有不利待遇。
- 第三,對員工不利待遇,不應該僅限於全勤獎金。包含以考績、班表、升遷等方式箝制勞工請假,都應該明定為不利待遇的樣態,以免雇主無限擴張管理權限。
空服員抱病上班 假勤制度過於嚴苛…
現場多名空服員控訴,長榮航空將周末訂為「旺日」、國定連續假期則是「旺旺日」,這些日期想休假,不僅得提前兩個月申請,還得視空服員過往的「積分」,來決定優先排班順位。
一名服務年資已滿13年的李姓空服員就說明,只要空服員臨時請病假,就會被「扣分」,就算是使用自己的特休假來養病,也會因為臨時請假被扣分,影響後續調班權益,甚至可能因為分數過低,被調整為「更嚴苛的班表」。
攤開近3年長榮航空遭桃園市勞動局的開罰紀錄,包含「延長工時超過法令規定」、「育嬰留職停薪遭不利處分」、「家庭照顧假、生理假、育兒減少工時遭不利處分」等樣態。
許多現役空服員手持白花,在立法院前替死者哀悼。圖/黃靖文攝
臨時請病假有多嚴重?恐失去調班、排班權益…連年終都變少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李瀅舉例,過去有空服員學妹罹患中耳炎,但一般這類疾病在地面上,病徵只是鼻塞還能忍受,但到了高空由於氣壓改變,中耳炎就會加劇。
李瀅表示,該名學妹後續臨時請了10天病假,考績因此成為Last 2,也就是在空勤人員中的倒數2%,使其後續調班、選班受限,甚至面臨長時間待命的嚴峻班表。
李瀅點出,更慘的是由於考績不佳,年終和正常機組人員相差可能近10萬元,讓空服員即便是走不動,也不敢輕易請病假或臨時特休。
空服員工會:籲長榮高層盡快與工會協商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周聖凱表示,呼籲長榮高層盡快與長榮企業工會、空服員職業工會協商,討論合理的排班、特休假、病假制度,正視空服員的休假權與健康權。
周聖凱強調,倘若公司沒有誠意協商,後續工會不排除在10月26日舉辦的長榮航空城市馬拉松,親手向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遞出陳情函,並當場要求公司在公眾目光下給予回應。
洪申翰:沒收全勤獎金不合理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週三(10/15)對此進行專案報告,勞動部長洪申翰會前受訪表示,勞工該請病假卻硬撐上班,不該被視為企業正面績效,更強調依此沒收全勤獎金,更是不合理。
洪申翰說明,勞工請病假,如果雇主拒絕,依照事業單位的規模、違反人數、情節可以加重罰鍰,最重可以開罰150萬元。
勞工請病假樣態多,被認為不利對待的樣態也多:需綜合檢視
洪申翰也呼籲企業,如果勞工明明生病該請病假休息,卻硬撐著上班,「這不該視為企業的正面的績效」,勞動部也覺得此類情形,站在職業安全健康來看,不該被制度性鼓勵,不過勞工請病假樣態很多,被認為不利對待的樣態也多,可能需要綜合檢視。
至於長榮自2020年迄今共被處分24次,今年罰近300萬,與營收不成比例,是否檢討罰鍰原則?洪申翰表示,必須與裁罰機關、地方政府討論是否應該更審慎決定裁罰金額,「還是繼續要用這麼低的金額嗎?」希望公司應用更誠懇態度與工會協商,「我們會支持工會」。
洪申翰認為,公司應認真檢討勞資關係,否則若強硬處理,類似事情會層出不窮。
更多今周刊文章
命理師卜陽3天前過世「告別式已結束」,太太:他無病痛離世…睡夢中為何會猝逝?醫列2風險特別注意
鴻海、廣達、緯創趕快跑就對了?PCB、軍工股反彈就出掉,台股老手:裕民、慧洋-KY…這8檔低檔找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