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性別爭議中心哈利夫駁斥退休傳言 直言「我會讓懷疑者閉嘴!」
阿爾及利亞奧運拳擊金牌選手哈利夫(Imane Khelif)因巴黎奧運期間的性別資格爭議成為焦點,近日她駁斥退休傳言,並明確表態將挑戰2028年洛杉磯奧運。她日前在接受《米蘭體育報》(La Gazzetta dello Sport)專訪時強調:「我想繼續用實力讓質疑者沉默。」
哈利夫去年夏季於巴黎奧運奪金,但她的勝利與爭議並存。她與臺灣選手林郁婷都因性別檢測問題引發國際體壇震盪,甚至促使國際拳擊組織後續修改規則。二人在2023年國際拳擊總會(IBA)世錦賽因未通過性別檢測遭取消資格,但國際奧會(IOC)仍允許其參與奧運,引發多國選手抗議。
IOC與IBA長期不合,自IOC撤銷IBA國際認可後,雙方矛盾加劇。這場風暴使巴黎奧運拳擊賽事蒙上陰影,也讓新成立的國際拳擊組織「World Boxing」於今年3月獲IOC認可後,火速宣布自今年5月起實施强制性別檢測政策——所有18歲以上選手需透過PCR基因檢測確認出生性別,女性組別選手必須「出生時為女性」,新規將從9月利物浦世錦賽率先適用於女子組,男子組則於2026年1月跟進。
哈利夫多次公開強調「天生為女性」,並捍衛自身參賽權。她坦言奧運經歷是「不公正的傷害」,但選擇專注於賽場:「奧運經驗證明,任何運動員都可能成為受害者。這些事件不僅傷害選手,更違背以透明與尊重為基礎的體育精神。」
儘管自巴黎奪金後未曾參賽,且已經確定將缺席利物浦世錦賽,哈利夫近期駁斥前經理人稱她「已退休」的說法,指控其言論為「背叛」,並透過教練表達堅定征戰2028奧運的決心。「我的運動成就讓我更有野心,」她說,「我會繼續戰鬥,讓質疑者沉默。」
「不幸的是,我遭遇了其他運動員過去經歷過、現在仍然面臨的情況。我在奧運會上的經歷表明,任何運動員都可能成為受害者,」哈利夫說。 「發生的事情非常具有破壞性,但我設法保持專注,沒有受到媒體噪音的影響。我尊重規則,」她補充道。
World Boxing主席 泛德沃斯特(Boris Van der Vorst) 解釋,新規優先實施於女子組,是因「女子賽事的資格爭議更顯著」。該組織要求各國協會在選手註冊時負責檢測與性別確認,PCR檢測將透過鼻腔拭子、唾液或血液樣本分析SRY基因(Y染色體標誌),以判定生物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