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從地政專家搖身一變永續推動者 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眼中的台灣低碳旅遊

旅奇傳媒

更新於 10月15日00:25 • 發布於 10月15日02:00
執掌範圍涵蓋全台國家公園、海岸、濕地的國家公園署,正扮演著台灣邁向永續、低碳生態旅遊的重要推手。 圖:shutterstock/來源

【旅奇傳媒/記者-王政】當永續、低碳已成為國際各國的共同與言,台灣作為享譽全球的「福爾摩沙」,自然也積極藉由自身優勢強化與資源盤點,進一步與國際接軌,而成立甫2年的國家公園署,便擔綱起台灣邁向環境治理與低碳旅遊等面向的關鍵推手。

整合全台國家公園、濕地、海岸 由環境保育邁向低碳發展 發揮台灣淨零碳排的永續行動力

台灣作為多山的島嶼,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多達268座,更有蜿蜒的海岸線、豐富的濕地群,使得這座小島孕育出多樣的生物與文化。有鑑於自然生態保育的重要與急迫,更得與國際永續發展的對接,因此經過多年推動下,內政部將原先管理國家(自然)公園、隸屬於營建署的國家公園組升格,並綜合海洋管理和濕地保育業務,於2023年9月正式掛牌為「國家公園署」,顯示出台灣對於落實自然保育與環境永續的決心。

▲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 記者-王政/攝

▲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 記者-王政/攝

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在接受專訪時特別指出,國家公園署的成立,不僅是整合資源的行政改革,更是環境願景的展現:將全台的國家公園,以及濕地與海岸納入保育架構之中,在生態永續發展之餘,亦能激發出休閒遊憩的功能,進而讓台灣在全球的永續議題上貢獻己力。

理出關鍵共通性 打造台灣新興永續力

攤開國家公園署的執掌範圍,除了9座國家公園、1座國家自然公園外,還有59處國家重要濕地及海岸地區,是台灣自然碳匯的關鍵場域,而這其中更牽涉了當地獨有的建築、自然、文化等類別。也因為龐雜的跨域性工作,更需要專業知識作為支撐,這對過去長期耕耘測量、土木等工程與環境治理等領域的王成機而言,便代表著得一切從頭學起。他謙虛笑稱,「接任署長一職以來半年有餘的時間就如同學生般,跟著同仁們重新學習,畢竟與過往的工作領域差距十分巨大。」但也因為重頭學起的學習者視角,讓他在環境保育、低碳生態旅遊、土地管理之間繁雜的關係網,找出「永續發展」的共通性。

▲(左起)國家公園署副署長陳貞蓉、署長王成機、中華觀光管理學會永續長莫桂娥助理教授。 記者-王政/攝

▲(左起)國家公園署副署長陳貞蓉、署長王成機、中華觀光管理學會永續長莫桂娥助理教授。 記者-王政/攝

開啟下階段中長程計畫 推動永續低碳生態旅遊

然而殘酷的現實面是,對於僅成立短短2年的國家公園署,龐雜的職掌任務背後是有限的預算支撐,且多數預算於既有業務使用已顯不足,更遑論新業務的資源可謂捉襟見肘。因此王成機上任後,便鼓勵同仁勇敢造夢、將對於永續保育等面向寫入中長程計畫,預計明年向府院提出。至此,這個長達5~6年,且涵蓋了「生態、低碳、旅遊、永續」的軸帶計畫可望於2027年起登場,將正式帶領國家公園署邁開大步,目標讓每個國家公園都有獨特的低碳生態旅遊路線,推動台灣永續蛻變新貌。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柱狀玄武岩景觀。 圖:shutterstock/來源

導入專家推動教育訓練 攜手地方共拓永續概念

隨著確立未來目標之一是聚焦於推動永續低碳生態旅遊的主軸,國家公園署特別於今年上半年推出「國家公園低碳生態旅遊教育訓練」,邀請到產業界專家協助從業人員的提升,從自身所蘊含的自然生態優勢對接到觀光旅遊,並實現永續旅遊的願景。

王成機指出,國家公園署的3大核心包括「保育、研究、育樂」,過去在推動環境保育階段,便透過協助資源盤點及遊憩規劃、教育訓練舉辦等方式,鼓勵在地居民自發性推動社區營造;更從學子著手,讓未來的主人翁能深知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而隨著邁向永續發展,兼具地景多元性、生物多樣性與人文深度的國家公園,成為推動低碳生態旅遊的最佳舞台。因此此次低碳生態旅遊教育訓練,便特別邀集到產學界專家、署內同仁、在地社區攜手合作,以此達到3大效益,包括:

1. 提升同仁專業能力,讓他們在規劃相關旅遊時能兼顧遊憩與保護;

2. 建立在地合作模式,把社區文化與生態體驗結合在旅程中;

3. 讓遊客從體驗走向認同,理解保護環境與支持在地經濟並不衝突,進而成為永續願景的助力之一。

▲玉山國家公園是台灣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圖:shutterstock/來源
▲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上日落美景。 圖:shutterstock/來源

從國內走向國際 讓世界看見台灣

台灣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擁有多變的自然地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多元的人文價值,結合便捷的交通網絡,短時間內就能從高山走到海洋,這是世界上極為少見的旅遊條件。因此在發展永續低碳旅遊方面,國家公園署擬定了3大方針。包括:

1. 品牌確立:推出國家公園優質的生態旅遊並結合低碳概念,讓民眾與業者能清楚辨識並安心選擇。

2. 橫向鏈結:透過國家公園豐富的自然生態及人文資源為基礎,並向各部會橫向連結,搭配綠色交通、住宿及在地導覽服務,形成完整的低碳旅遊鏈。

3. 強化行銷:透過故事化內容與多元平台,把國家公園的低碳價值推向國內外市場,讓更多人認識並響應永續旅遊。

王成機也指出,推動永續旅遊的路上不能只有國家公園署,目前署裡便已經與眾多有意推動 ESG 的企業攜手合作、推動保育活動,未來也將不斷挖掘出認同永續發展的業界夥伴,共同建立綠色產業聯盟,強化整體施展力度。最後則是放眼海外,目前國家公園署已積極展開國際宣傳,包括以「北回之巔」作為話題,邀請北回歸線通過的其他國家,共同就永續軸帶推動各國生態旅遊結合地景保育、文化保存、環境教育、地方創生、永續社區等發展研討,同時行銷台灣《北回歸線之巔、南島文化之源》特色,讓寶島的國際識別度與永續觀光形象逐漸在世界發光發熱。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一到日本就什麼都想買?專業導遊告訴你在日本買這5項物品才對啦!

LIVE JAPAN
02

北海道到東北市區都有熊出沒?網友:市區安全還是會去!

LINE TODAY
03

國內旅遊景點體驗 你覺得還少了什麼?

LINE TODAY 討論牆
04

原來是這個意思!日本旅遊時你一定要知道的日本漢字

LIVE JAPAN
05

編輯現場直擊|大埃及博物館2025/11/4正式開幕!超過5000件圖坦卡門藏品、10萬件文物展出,歷時21年10億美金建造

TRAVELER Luxe旅人誌
06

中山站動物方城市主題雪白聖誕樹亮燈!壁畫拱門公車候車亭心中山線形公園好好拍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