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仁濟院深耕30年 榮獲志工雙獎肯定

中華日報

更新於 18小時前 • 發布於 18小時前
台北仁濟院榮獲「114年全國衛生福利績優志工團隊獎」及「114年全國衛生福利志工特殊貢獻獎」。(仁濟院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北仁濟院社區服務隊自成立以來深耕社區超過 30 年,秉持「在地服務在地人」的精神,陪伴弱勢與長者走過無數日子。台北仁濟院日昨榮獲衛生福利部「114年全國衛生福利績優志工團隊獎」及「114年全國衛生福利志工特殊貢獻獎」,肯定其志工團隊及志工個人長年投入社區、持續發揮關懷力量的努力與付出。

台北仁濟院社區服務隊成立於民國 82 年,並於民國 84 年 9 月 27 日經內政部編組為祥和計劃志願服務總隊第 14 隊。目前志工隊共有 236 人,成員多以退休人士與家庭主婦為主,大家共同的初衷是「回饋在地、照顧弱勢」,多年來協助推動院方各項社會服務,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台北仁濟院主要社會福利服務項目為:老人福利、社會救助、社區發展。服務內容涵蓋:社區志工、食銀志工、獨老志工、送餐志工、編採志工。其中,送餐志工的付出尤為動人。

仁濟院送餐服務長年支援大同與萬華兩區,即便在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刻,萬華成為疫情熱區,送餐志工依舊堅守崗位,讓失能長者不因疫情而挨餓。過年期間,仁濟院送餐也從不間斷,更特別加菜,讓長者能從餐食中感受年節溫暖,倍增人情味。

此次榮獲「114年全國衛生福利績優志工團隊獎」,不僅肯定仁濟院志工團隊的集體付出,更彰顯出社區服務中那份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力量。台北仁濟院暨仁濟醫院總院長林水龍特別表揚同仁和志工團隊的努力,也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夥伴一同加入,讓這份仁愛關懷延續,繼續為在地社區注入溫暖。

台北仁濟院社會服務室主任張志發表示:志工團隊成立至今已超過 30 年,不論是醫院的服務引導、物資濟貧、獨老陪伴、送餐關懷,還是社區活動支援,都仰賴志工熱心協助,才能順利推展。

張志發進一步表示,志工們不計酬勞、不求回報,單純為了「幫助別人」而付出,這份精神實屬難得。台北仁濟院社區服務隊將繼續秉持著「回饋在地、照顧弱勢」的精神,接住民眾需求,為社會注入更多善的力量。

台北仁濟院於近日榮獲「114 年全國衛生福利志工特殊貢獻獎」,此殊榮是對志工黃玉霞女士 13 年來無私奉獻的高度肯定。

現年 85 歲的志工黃玉霞女士,自民國 100 年起加入台北仁濟院志工服務隊,投入大同區長者送餐服務,每週一至週五為長者送上午餐與晚餐,一日兩餐全年無休,即使逢年過節亦不間斷。服務過程中,她不僅送餐,還主動噓寒問暖,與長者互動如同朋友,讓送餐服務不僅是溫飽,更是陪伴。

服務期間,黃女士幾乎全年無休,僅於民國 110 年因膝關節置換手術短暫請假,兩個月後便立即歸隊。她熟悉大同區在地環境,能在送餐過程中協助轉介需求、通報緊急狀況,展現「在地志工服務在地人」的精神。

仁濟院提供

即使年事已高,黃女士依然維持體能,能騎車、爬樓梯並安全完成送餐任務,更依規定定期換領駕照,確保交通安全。疫情期間,她依然堅守崗位,不畏風險持續送餐,展現高度責任感。甚至會在聖誕節時戴上聖誕帽,為送餐增添驚喜與歡樂,讓長者感受到滿滿的節日氣氛。

除了送餐志工的日常服務外,黃女士於 112 年至 113 年擔任台北市大同區送餐志工組長,積極協助院方傳遞資訊、參與幹部會議,對公共事務熱心參與,充分展現志工領導與奉獻的精神。

台北仁濟院表示,黃玉霞女士的故事見證了「活躍樂齡」與「在地互助」的志願服務精神,不僅是院方的典範,更是全國志工學習的榜樣。此次榮獲「114 年全國衛生福利志工特殊貢獻獎」,不僅是對黃女士個人努力的肯定,更彰顯台北仁濟院長年深耕社區服務的成果。讓我們看見志願服務的真諦——從日常點滴中,累積出無可取代的溫暖。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3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4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5

未來一週持續紅通通! 北市明高溫飆38度 熱帶擾動曝光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