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喝牛奶選全脂還是低脂?哈佛教授揭重要關鍵:看是跟誰比

TVBS

更新於 7小時前 • 發布於 7小時前 • 沈惟中
過往多建議喝低脂牛奶,但近期有研究顛覆想像。(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牛奶要喝全脂還是低脂的好?一般會推薦低脂,因為乳製品的飽和脂肪恐導致心臟病。但近期有研究指出,無論脂肪含量高低,牛奶等乳製品的攝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聯不大,顛覆想像。不過哈佛教授威列特(Walter Willett)表示,事情並非如此,重點是研究多把乳製品與紅肉等不健康的選項比較,並不代表其對健康完全沒影響。關鍵仍要看與什麼食品比較,及用什麼替代。

《華盛頓郵報》報導,乳脂約有三分之二為飽和脂肪,而1960年代的研究發現,攝取高飽和脂肪與心臟病高度相關。因此,市面上興起使用精製穀物或糖替代脂肪的「低脂」或「無脂」包裝食品,但這些食品也會對血脂產生不利影響,抵銷了降膽固醇的效果。 乳製品與心血管風險:中性只是相對

然而,近期的一項回顧研究稱,無論脂肪含量高低,牛奶、優格和起司的攝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聯是「中性」(neutral)的,意即與其他食物相比,全脂或低脂乳製品都不會顯著提高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但這是否代表,過去幾十年來的飲食建議都是錯的?

對此,哈佛大學營養學教授威列特表示,這裡的「中性」需放在比較對象的脈絡下理解。在研究中,乳製品通常與一組多為不健康的熱量來源相比,如精製穀物、含糖飲料、紅肉、加工肉品等等。因此,乳製品被視為「中性」,並不表示它比更健康的食物(如堅果或豆類)食用起來沒有健康影響。

替代方案與健康選擇的重要性

威列特指出,若將乳製品替換為植物性蛋白來源,如堅果、大豆及其他豆類,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但若用紅肉替代乳製品,則會增加相關風險。另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把乳製品細分為全脂和低脂牛奶比較時,全脂牛奶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相關,而低脂牛奶攝取量則與此無關。

整體而言,少量全脂乳製品的攝取對健康影響有限,但若想改進心血管健康,選擇含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如大豆油、橄欖油或芥花油)以及發酵乳製品(如優格、起司)更為理想。 實務建議

威列特建議,每日攝取一份全脂乳製品對心血管風險影響不大。選擇低脂乳製品時,替代的熱量來源也很關鍵,糖或精製澱粉並不會更健康,最好選擇植物油或堅果等健康脂肪與蛋白質來源。此外,乳製品仍是蛋白質和多種營養素的來源,但日常蛋白質攝取可以植物性來源為主,例如堅果和豆類。若想額外喝一杯牛奶,也可考慮少糖的豆漿作為替代。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一週天氣預報》全台天氣變化、未來氣溫及降雨機率一次看

連勝文勸退成功!謝典林宣布退選國民黨主席:理念已傳達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61年前她「咬斷性侵惡狼的舌頭」遭判刑 南韓7旬阿嬤重審獲判無罪

太報
02

存到2千萬提早退休!55歲男爽1個月就後悔 崩潰求公司:我想工作

CTWANT
03

有片/美軍與幽浮發生空戰 畫面震撼聽證會

EBC 東森新聞
04

看兒靈柩被抬入教堂太悲痛 61歲老爸最後竟也過世

CTWANT
05

影/尼泊爾暴動失控!前總理夫人被圍困燒死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