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小鬼當家」? 美國記者批評我國安會三位副秘書長:年輕且無情報和軍事專業
民進黨政府在「大罷免」失敗後,進行了局部的內閣改組,而當中又數台北市議員趙怡翔和總統府發言人李問出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最受外界關注。若再加上現任的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三位國安會副秘書長都不超過37歲,這也引發相當了解台灣的美國資深軍事記者批評,認為此三人不但年輕,也沒有任何情報和軍事上的專業,擔任國安會這些重要職務,就猶如「小鬼當家」(The Kids are in the House,直譯為「孩子們在家裡」)。
國安會人事任命「政治化」?
美國資深軍事記者、並在台灣有多年居住經驗的顏文德(Wendell Minnick),8日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表示,台灣的國安會(NSC)正在「政治化」(politicized)。然而,與美國白宮的國安會不同,台灣國安會的權力,實際上遠大於美國的國安會。
顏文德指出,台灣國家安全委員會是總統府下屬的「政府中之政府」,其職能使其能夠主導國家決策,包括國內事務。而美國國安全會僅就國家安全、軍事和外交政策事務提供諮詢或審議。所以台灣的國安會承擔著更廣泛、更明確的職責。
顏文德分析,台灣的國安會也是國安局的上級機構。與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不同,台灣的國安局的職責,包括國內外情報收集和行動。國安局則設有局長,向國安會秘書長報告工作,最後再向總統報告,「儘管國安局的工作至關重要,但近年來卻面臨許多爭議」。
此外,顏文德也解釋,自1990年代民主改革以來,台灣的國安會在製定台灣的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方面,發揮著比外交部更為核心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國防部更為核心。而如今,總統賴清德已將國安會視為一個「擺拍工具」(photo-op tool),並將國安控制權交給了國安會的負責人,就是現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
顏文德自1997年以來一直報導亞洲軍事議題。他最初在英國《詹氏防務周刊》(Jane's Defence Weekly)工作,後來擔任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亞洲分社社長。他撰寫過20多本關於軍事問題的書籍,其中大部分涉及中國,此外還發表了1000多篇文章。
質疑三位副秘書長過於年輕
顏文德在文章中向英文讀者解釋了趙怡翔、李問、林飛帆等三人的職業背景,「其中一位在華盛頓特區擁有豐富的經驗,儘管他的職責並不涉及情報或軍事,因為情報或軍事屬於駐美代表處的不同團隊。值得注意的是,這三位副秘書長的年齡都不到40歲」。
此外,他還提到前國安會秘書長陳明通和現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過去的爭議。並引用台灣媒體的報導指出,賴清德和吳釗燮為何此時做出這項任命,「這是為了向民進黨支持者證明,民進黨重視提拔年輕人,培養他們擔任未來的領導人」。
但顏文德指出,這或許只是因為吳釗燮更信任趙怡翔、李問和林飛帆,而不是台灣其他的情報、或軍事專業人士,「或許吳釗燮想要的,是能夠與外國情報機構溝通的英語流利的人選」。
顏文德認為,民進黨政府目前三位國安會副秘書長的背景相似,他們都是民進黨總部的助理、民進黨候選人、智庫的政策研究員。其中兩位曾短暫擔任記者,一位曾領導學生佔領立法院。
美國政府將如何看待?
顏文德還說,與美國國安會不同的是,台灣的國安會擁有與人口僅有2,400萬的小民主國家不相稱的權力,而台灣面臨中國奪取該島的龐大軍事野心。這不禁令人好奇,美國政府將如何看待台灣國安會的這項人事任命,「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台灣國安會的權力與美國國安會相比,究竟相差多少」。
而他最擔心的是,「國安會的權力可能被用來破壞台灣的民主」。此外,與台灣之前擔任這些職位的人相比,三位副秘書長並非退休將領、或是前情報官員,「我個人認識一些備受尊敬的(台灣)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們」。(推薦閱讀)賴清德國安團隊換血!趙怡翔、李問任國安會副秘書長 鄭俊昇接總統府副秘書長
而對於顏文德的說法,著名軍事專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也在臉書表示,顏文德是他的好朋友,而假若美國政府情報圈要理解掌握台灣的政情,絕對要認真重視這些「台灣通」所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