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商機支撐 主計總處大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至4.45%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5日電)儘管關稅烏雲籠罩,但人工智慧(AI)商機大爆發,催動出口及投資雙引擎,主計總處因而大幅上修114年經濟成長率至4.45%,2026年經濟成長率則為2.81%。不過主計總處官員坦言,產業表現存在差異性,關稅發展仍須密切留意。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經濟預測,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45%,較5月預測數3.10%,大幅增加1.35個百分點,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1.76%。
美國對等關稅8月陸續上路,且接下來還有半導體關稅,主計總處卻逆勢上修經濟成長。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點出3大因素,首先,國際預測機構陸續上修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全球貿易量水準,國際大環境比5月時看到的還要好。
第2,AI的干擾因素消失,且需求強勁程度超乎預期。蔡鈺泰解釋,今年1、2月,中國人工智慧新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以較低的算力成本震驚市場,原本擔憂此因素會為AI發展帶來干擾,但全球AI資料中心布建並未放慢。另外,輝達GB200散熱技術問題已解,高階資通產品供應瓶頸排除,也讓出口前景更樂觀。
第3,川普政府放寬拜登時期的AI晶片分級管制措施,有助於加速AI資料中心建置,也帶動相關設備需求。
蔡鈺泰認為,AI動能沒有因為關稅不確定性而減緩,甚至有所加碼,企業因而上調資本支出。
根據主計總處預測,114年輸出實質成長23.74%,較5月預測上修12.30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實質成長9.89%,上修4.12個百分點。蔡鈺泰坦言,這次預測上修的因素,幾乎都圍繞著AI。
主計總處5月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情勢「前高後低」,上半年成長動能強勁,下半年大幅滑落,僅剩1%。根據今天預測,下半年在AI熱潮帶動下,經濟成長率已上修至2.3%。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出口、投資引擎全開,民間消費仍露出疲態。主計總處指出,關稅不確定性衝擊上半年股市交易量能,且民眾觀望汽車進口關稅,延遲購車,抑低國內消費力道,預測114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0.85%,下修0.79個百分點,為4年最低水準。
蔡鈺泰坦言,從整體經濟數據以及AI相關產業來看,表現不錯,但個別產業存在差異,這是需要注意的。
媒體關注,主計總處預測是否納入台灣「20+N」關稅稅率,蔡鈺泰表示,主計總處參考的國際預測機構數據,已將關稅影響納入評估,加上台灣關稅尚未底定,因此未進一步估算目前對等關稅及半導體關稅的影響。
不過蔡裕泰也說,半導體關稅存在不確定性,主計總處估算出口數字時,已經偏向保守,否則可能更高。
主計總處今天同步公布113年家庭收支調查,113年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新台幣116.5萬元,年增2.5%,中位數為98.5萬元,增2.5%;剔除戶量因素後,每人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41.9萬元,年增2.9%,中位數為35.6萬元,增1.8%。
主計總處統計,每戶5等分位所得差距6.14倍,較112年略增0.02倍;倍數略為擴增,是因113年經濟穩健成長,整體所得水平拉高,高所得組增幅高於低所得組,使得差距倍數擴大。(編輯:潘羿菁)1140815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