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2025流感季即將報到,4大預防觀念要升級!流感不是感冒、高齡共病易誘發併發症、治療即預防、流感疫苗用噴的免挨針又長效

媽媽寶寶

更新於 59分鐘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雖然處於高溫的夏天,但是流感仍然如影隨形,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教授表示,今年全年度都有零星流感個案,春節後與夏季亦出現非典型高峰,截至2025年8月,全國流感併發重症累積案例已超過兩年前同時期2倍以上。顯示流感已常態化發展!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教授分析,今年「殺傷力」較強的A型流感H3N2病毒株恐回歸,與H1N1病毒株雙重流行,重症死亡風險恐加劇,疫苗預防是高風險族群的首要措施。

為了有效預防流感,預防觀念與做法必須升級,不讓流感近身並傳播而造成大流行!

預防觀念1.流感不是感冒!當心「流感三部曲」釀重症快速惡化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許多民眾誤將流感視為一般感冒,選擇自行服藥或「撐過去」,結果短短數日內病情急遽惡化,進展為住院甚至加護病房治療的重症個案屢見不鮮。

為此,提出「流感三部曲」概念,闡述流感病程的典型發展:「流感三部曲」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啟動-嚴重併發症,呼籲民眾應在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等輕症期就積極治療,不然若後續病毒擴散至肺部,誘發免疫風暴,嚴重可能進展為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敗血症,甚至多重器官衰竭,進入加護病房的風險大幅提高。

預防觀念2.高齡共病要小心預防!九成流感住院者有共病,慢性病是加速惡化的關鍵

陳育民理事長強調,流感重症不只與年齡有關,共病更是風險倍增的關鍵因子,特別是糖尿病、心血管、慢性肺病患者。當病毒在家庭內部快速傳播,幼童與長者往往成為最脆弱的破口,臨床觀察指出,多數重症患者錯過48小時治療黃金期,才讓病情急轉直下。

流感病毒株快速變異且傳染性極高,容易在家庭與社區間快速擴散,尤其對高齡、慢性病患者與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高風險族群,恐誘發嚴重併發症。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每10位流感住院患者中,就有3~4人併發急性肺炎。

根據美國CDC統計,95%的成年流感住院患者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又根據台灣衛福部健康署研究,全台65歲以上民眾中,高達85.9%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其中以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與慢性肺病最為常見。

「慢性病不會馬上讓人倒下,但一旦感染流感,後果可能非常嚴重。」陳育民理事長說明,慢性病如同重症的「助燃劑」,大幅提高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與死亡風險,例如,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後,其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27倍;心臟病族群引發急性心肌梗塞風險則增加6倍。他提醒,家中若有高風險族群,一旦有人確診流感,應同步觀察其他成員健康狀況,必要時一併就醫,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避免疫情在家庭內部擴散。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流感已不再只是季節性病毒,而是可能引爆重症、癱瘓家庭的「難預測健康風險」。隨著高齡與共病人口逐年上升,一場流感,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照護與醫療壓力的風暴。

(圖片提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預防觀念3.治療即預防!把握48小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及早治療降低重症風險,避免讓病毒再度擴散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馮嘉毅醫師表示,曾收治一位61歲的患者,長期受糖尿病困擾且血糖控制不佳。年初因肺炎住院,經抗生素治療後病況稍有起色,家屬一度以為即將迎來出院日。不料,患者突發呼吸急促、胸悶等徵兆,X光顯示右下肺再度出現嚴重感染,檢驗結果確診為流感病毒陽性,追查發現感染源疑為前來探病、已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的家人。

「流感等於在慢性病患者原本搖搖欲墜的健康上再加一把火。」馮嘉毅醫師形容,由於患者具備高齡與多重慢性病的高危險條件,病情就像被按下加速鍵般急遽惡化,一度出現血氧持續下降、呼吸困難恐插管的重症現象,最終歷經兩輪抗病毒治療後,病況才逐漸回穩,脫離重症風險。

對此,馮嘉毅醫師再次提醒,流感不是「輕症小病」,即使症狀輕微,也應第一時間就醫並接受專業評估,避免讓病毒再度擴散。

面對高齡與兒童用藥順從性低、服藥困難的挑戰,馮嘉毅醫師指出,臨床實證已顯示一次服用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副作用低、順從性高,從源頭阻斷病毒複製,更能有效降低家庭內傳播風險。且與安慰劑相較,新型藥物可將家庭內病毒傳播風險降低30%,暴露後預防效果更達86%。

馮嘉毅醫師呼籲,治療即是預防,不僅是保護個人,更是全家的防疫起點。若家中有人確診流感,其他接觸者也應主動就醫諮詢是否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及早中斷傳染鏈,是守住家庭健康的第一步。

隨著當前台灣共病人口逐年攀升,流感將成為最難預測的健康風險之一。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友善各年齡層族群使用,能從源頭抑制病毒複製與擴散,強化社區與家庭的預防防線。「病毒不會等你準備好,拖延一天,就多一分讓患者及同住家人跌入重症的風險」,陳育民理事長進一步強調。

(胸重醫學會跨界攜手柔道國手楊勇緯與超人氣角色醜白兔,共同擔任「流感守護者」,齊聲呼籲重症 OUT!圖片提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預防觀念4.流感疫苗不用忍痛挨針!新增鼻噴式流感疫苗提供2~17歲自費接種,8~12個月長效保護力防禦流感全年化

免疫力較弱的孩童不僅是易感染族群,同時也是病毒的傳播者!

邱政洵教授表示,由於兒童免疫系統較弱,遭受流感侵襲的風險是成人的5倍,且感染後重症或需住院的機率顯著高於成人。根據統計,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流感住院者,有近7成(67%)未接種過流感疫苗,2成住院後需進一步至加護病房治療。邱政洵教授強調,兒童及青少年在家中傳播流感病毒的風險是成人的2倍,容易形成「家庭→社區→家庭」的連鎖傳播,進一步把病毒帶到老年人或慢性病者身邊,造成嚴重醫療負擔。邱政洵教授提醒,開學後群聚風險上升,秋冬流感病毒來襲,且今年有鼻噴式和針劑式疫苗選擇,家長應儘早向住家附近的醫療院所諮詢。

黃立民教授分享,流感併發症雖以肺炎最為常見,但兒童因流感產生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如腦炎、腦病變)的比例高於成人,且病程變化快速,容易被忽略。根據美國CDC最近一次流感季監測資料中,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流感死亡個案有13%為流感併發腦炎或腦病變(Influenza-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Encephalitis,IAE);近15個流感季監測更發現,其中又以2至11歲佔比最高。黃立民教授補充,觀察兒少流感併發腦炎及腦病變死亡個案中,超過一半(54%)是沒有任何可能導致重症的風險因子的健康孩童!因此,更需要接種疫苗發揮保護力。

(今年10月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供2~17歲兒童青少年自費接種,是首款不需針劑注射的流感疫苗,具8~12個月保護力抵禦流感全年化。圖片提供/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

鼻噴式流感疫苗不需針劑注射,可望提高兒童及青少年接種意願建立第一道防線,進而降低長者因流感就醫的風險

今年10月開打流感疫苗,除了傳統注射型疫苗,更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供2~17歲兒童青少年自費接種,是首款不需針劑注射的流感疫苗,有效解決因針刺帶來的不適、疼痛或焦慮及抗拒,也大幅提升兒童和青少年的接種意願,讓「免挨針」成為預防流感的新選擇。

黃立民教授說明,鼻噴式流感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疫苗(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LAIV),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都能全面防護,在噴入鼻腔時能誘發鼻腔黏膜抗體,在鼻腔建立第一道防線阻斷病毒入侵,在體內同時誘發鼻腔黏膜組織產生IgA抗體、透過血清IgG抗體的全身免疫、細胞免疫反應的活化,形成「三重免疫」機制對抗流感。相較針劑的不活化疫苗,鼻噴式流感疫苗可發揮更廣泛的交叉保護力,提升5成以上的流感保護力,且保護效果長達 8~12 個月,是孩子抵禦流感全年化的新預防武器。

黃立民教授分享,「接種方式友善度」與「疫苗安全性」是提高兒童青少年流感疫苗接種率的兩大關鍵,盼未來新增鼻噴式流感疫苗選項後,家長儘早向住家附近的醫療院所諮詢,有助兒童青少年防疫覆蓋率再提升。

針對家長關注的疫苗安全性問題,黃立民強調,鼻噴式流感疫苗目前已於全球超過34個國家廣泛使用,累積大量臨床數據,證實具良好的安全性與保護成效。在芬蘭將鼻噴式流感疫苗納入接種選項後,兒童接種率增加近2倍;在法國則有高達8成的家長表示未來會傾向選擇鼻噴式流感疫苗。

除了直接守護兒童青少年健康,鼻噴式流感疫苗也有助於社會整體防護。國外研究發現,實施鼻噴式流感疫苗校園接種計畫,不僅建立兒童青少年的「第一道防線」,更間接降低年長族群(50~70歲)因流感就醫的風險高達8成。透過提升兒少疫苗覆蓋率,不僅守護孩子健康,也為長者構築更堅固的群體免疫屏障,達到「兒童防疫即是全民防疫」目標。

(圖片提供/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

鼻噴式流感疫苗常見Q&A

雖然鼻噴式流感疫苗剛引進台灣,但在歐美等國已行之有年,如英國政府建議針對2~17歲學童實施鼻噴式流感疫苗校園接種計畫,根據英國公費接種真實世界臨床數據證實,鼻噴式流感疫苗不僅有效預防感染,亦能降低兒童因流感住院風險逾6成。

一如其他的疫苗,接種前需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以下為鼻噴式流感疫苗常見Q&A:

Q1.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接種?幾歲適用?

預計今年10月開放2~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自費接種。

Q2.哪些族群不適合接種?

.嚴重過敏反應:如果對疫苗任何成分(包括蛋類蛋白質)曾有嚴重過敏反應(例如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或曾在接種任何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不適合接種。

.雷氏症候群與同時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水楊酸類藥物的兒童及青少年。

.嚴重免疫缺陷者:如急性或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有症狀的HIV感染、細胞免疫缺陷、正在使用高劑量皮質類固醇或免疫抑制療法等具有臨床免疫缺陷的兒童和青少年。

.孕婦。

.重度免疫抑制患者(需要處於受保護環境者)的密切接觸者與照顧者。

Q3.常見副作用?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流鼻涕或鼻塞、發燒超過37.8°C,整體耐受性與針劑疫苗相當。

Q4.噴完疫苗馬上打噴嚏怎麼辦?會影響效力嗎?

根據美國CDC建議,接種完疫苗後發生打噴嚏、咳嗽或流鼻水,並不需要重複接種。

Q5.正在流鼻涕可以接種嗎?

台灣仿單沒有相關禁忌。美國CDC建議,鼻噴流感疫苗可用於輕度疾病(例如腹瀉或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無論是否發燒)的人。然而,鼻塞可能會限制疫苗輸送到鼻腔內壁,因此應考慮延遲接種疫苗,直到鼻塞減輕或改用適合的注射疫苗。患有中度或重度症狀的人,無論是否發燒,通常都應等到康復後再接種疫苗。

Q6.對雞蛋過敏的患者可以接種嗎?

如果先前接種其他雞胚胎疫苗曾有嚴重過敏反應(例如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應避免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

根據台灣疾管署建議,若非嚴重過敏反應者仍可接種,因大部分使用之流感疫苗,其病毒來自於雞胚蛋培養,傳統上認為疫苗中可能含有雞蛋蛋白成分,曾經建議有雞蛋過敏史者,接種疫苗後需觀察一段時間,確定未產生過敏反應。

但近期研究顯示,因流感疫苗製程進步,內含的雞蛋蛋白成分已極少,雞蛋過敏者接種雞胚蛋培養之流感疫苗並不會增加過敏反應發生率,因此國際上皆建議雞蛋過敏者可安心照一般流程接種流感疫苗。

Q7.氣喘兒童可以接種嗎?

.根據仿單,反覆性哮鳴的5歲以下兒童及任何年齡的氣喘病人,在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後,哮鳴的風險可能增加。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建議,若目前症狀急性惡化的氣喘患者,例如在過去72小時內喘鳴發作,或需要額外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者,需謹慎使用鼻噴式流感疫苗。

.正在使用吸入性皮質類固醇控制氣喘,或類固醇鼻噴劑的兒童,可以使用鼻噴式流感疫苗。

Q8.接種前後使用抗流感藥物,會影響效果嗎?

接種前48小時內或接種後2週內,如果使用 A 型╱B 型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可能降低鼻噴式流感疫苗的效益。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7歲男孩高燒48小時奪命!原因是急性壞死性腦炎(ANE),流感不是小感冒,急診室醫師提醒:發燒合併抽搐絕對不能等
Omicron兒童猛爆性腦炎令人心驚驚!不幸確診,留意前驅症狀,掌握就醫時機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因應尖峰時段人潮爆滿 高鐵115年推指定車次自由座

中央通訊社
02

不止合歡山!新北這一地也下冰雹 網看傻

EBC 東森新聞
03

母女得血癌竟是家中堆紙箱害的!營養師:內含一級致癌物破壞免疫系統

壹蘋新聞網
04

飯店check in領完房卡「1習慣」超危險 專家提5建議保障旅遊安全

CTWANT
05

台灣人說話「ㄣㄥ不分」別太糾結了! 專家曝真相:走在語言變化最前線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明天天氣多雲到晴 午後西半部及山區防大雨 大台北高溫恐飆36℃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天災救助規定僵化 陳駿季允檢討

中華日報

U18名單出爐 3捕7投10野手

中華日報

霹靂布袋戲首度海上開演

中華日報

中市智慧停車無紙化 便利又環保

青年日報

首批社宅入住 市長送好禮

中華日報

孔廟老榕畢典 禮別說再見

中華日報

八二三公投 首投族逾一萬五千人

中華日報

海洋永續 區漁會放流鳳螺及魚苗

中華日報

慰助金發逾六億 修繕媒合率九成五

中華日報

台塑盃國際職業男網賽 臺將單打5人無法突圍

青年日報

結合愛情與信仰 府城獅吼宮邀球迷體驗球場專屬浪漫

中華日報

周大觀基金會頒獎15抗癌小勇士

中華日報

企業宗教團體捐款賑災

中華日報

We TAIWAN席捲大阪 日觀眾直呼「這裡就是台灣館」

中央通訊社

babyMINT舞版MV 粉絲尖叫聲上線

中華日報

老媽凍齡 盧廣仲攜母逛街 被說戀情官宣

中華日報

洪暐哲生日趴 唱跳寵粉無極限

中華日報

拍內衣廣告 程予希:美得剛剛好

中華日報

假釋犯挑釁受害人惡行曝光 法務部火速撤銷、雲檢發監執行

觀傳媒

農水路年久失修待解決 劉建國攜手地方推動修繕計畫

觀傳媒

(有影片)/鹿港鵪鶉場再爆H5N1 高病原性禽流感 一周內撲殺逾17萬隻

觀傳媒

(有影片)/成大醫院256切高階CT落戶雲林 癌症心血管等檢查更快速精準

觀傳媒

(有影片)/田中三民農地重劃動土!農路灌排全面升級 農民更方便耕作

觀傳媒

(有影片)/田中熊趣米共融公園啟用 親子共融打造高鐵特定區新亮點

觀傳媒

新學期將至 南台南家扶「2025年秋季助學特賣會」開賣

台灣好新聞

高鐵人潮爆滿被罵翻!明年將推「指定車次自由座」 尖峰時段不再隨到隨搭

CTWANT

市府北上招商 打造科技新台南

中華日報

中市運開幕 選手7至91歲

中華日報

台中智慧停車 結合行動支付

中華日報

古蹟達人看過來 集3張票根抽好禮

中華日報

高鐵尖峰時刻擠不上 挨轟台鐵化!最快明年推「指定車次自由座」

CTWANT

打造全民運動健康城市 台中市運會熱力登場

觀傳媒

3大名廚推薦糕豐會 大安上菜

中華日報

欣雄首推大樓建案 落腳永康

中華日報

中市火災數連5年下降

中華日報

全台首座 K-12公校 沙崙國際高中啟用

中華日報

劉宇恩備賽3年 力爭亞洲技能賽奪牌

中華日報

南投健行節9/6登場 許淑華邀賞景健身

中華日報

15元買一顆蛋「中200萬發票」 開獎縣市曝光

EBC 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