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富士電視台風波:日系企業「這」文化,成經營致命傷?

換日線

更新於 03月18日07:43 • 發布於 03月03日09:43 • 佐藤峻/日本人的台灣創業紀錄
富士電視台風波:日系企業「這」文化,成經營致命傷?

大家好!我是目前在臺灣創業經營數位行銷公司 applemint 的代表佐藤(Leo Sato)。

最近,日本各大媒體頻繁報導富士電視台的新聞,YouTuber 只要談論到相關話題,影片觀看次數就能輕鬆突破一萬,讓話題討論熱度持續延燒。

雖然我對娛樂圈的動態並非特別關心,但這起事件正是日系企業因過度保守、缺乏變革意識,最終錯失商機、陷入困境的經典案例。這不僅是富士電視台的困境,更是許多日本企業及政府常犯下的錯誤,值得我們深思並借鏡。

事件的起因:從個人醜聞到企業風暴

這起風波起於去 2024 年 12 月,日本某週刊揭露知名藝人與富士電視台前員工的醜聞。

儘管該藝人最終宣布退出演藝圈,事件卻未因此而落幕,反倒讓輿論的矛頭轉向了富士電視台。

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富士電視台早在 2023 年夏天,就已知該藝人與前員工間的問題,卻仍讓這位藝人繼續參與節目。這樣的處理方式自然引發了公眾的不滿,認為電視台應對消極且態度不當。

隨著社會輿論壓力升高,富士電視台不得不召開長達 10 小時的記者會,這在日本媒體界幾乎是史無前例的事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富士電視台母公司「富士媒體控股」的股價,僅有在醜聞曝光後短暫下跌,但很快就回升,甚至在我撰寫這篇文章時,股價仍在上漲中。

富士電視台長達 10 小時的記者會。圖/截自 Nippon TV News 24 Japan-English&@YouTube

作為一名創業者,我真心認為,這起事件不僅揭露了富士電視台的問題,更反映出日系企業普遍存在的保守文化。本次爭議也不禁讓我回想起 20 年前的「日本放送」收購案──當時,同樣身處話題核心的「富士電視台」,也曾掀起日本電視產業變革,甚至引發社會關注。

20 年前錯失的關鍵時機

2005 年,市場上迅速崛起的網路服務供應商 Livedoor,大舉收購富士電視台主要股東「日本放送」的股份,企圖間接掌控富士電視台的經營權。

Livedoor 原本計畫直接收購電視台,以發展自身的網路影音串流服務,不料卻遭日本電視產業的強烈反對。隨後,Livedoor 發現當時富士電視台背後最大股東並非某個大型財團,而是規模遠小於富士電視台的日本放送電台,因而鎖定了其內部異常的股權結構,發動了對日本放送的收購行動。

這種母公司規模遠小於子公司的奇特架構,使 Livedoor 得以順利透過收購日本放送的大量股份,間接掌控富士電視台。最終,雙方經長時間的討論達成和解,並決定進行商業合作。然而,原本計畫合作推出的網路影音串流事業,最終卻因協商破局而取消,讓富士電視台因此錯失進軍網路市場的黃金機會

就在這場日本企業併購風波過去的 2 年後,當時毫無內容製作能力的 Netflix,正式在 2007 年推出了串流影音服務。隨著當時網速的提升與 DVD 市場逐漸衰退,Netflix 在全世界迅速崛起。根據數據公司《Statista》的統計,截至 2024 年第四季,Netflix 的全球會員數已達 3 億人。

若將眼光轉向日本市場,根據報導,Netflix 日本訂閱用戶數早在 2023 年 12 月就突破了 1,000 萬人,反觀富士電視台推出的視訊串流服務 FOD,根據《電波新聞社》報導,則是一直到去年 12 月,會員數才終於突破 150 萬人。

本應擁有強大內容製作能力與業界資源的富士電視台,卻因為錯失發展網路串流的機會,導致電視收視率逐年下降,並在廣告商撤離、醜聞頻傳的情況下,最終在網路市場也敗給了 Netflix。

儘管目前在臺灣,韓劇的熱度遠超過日劇,但早在 20 年前,臺灣市場其實是以日劇為主流。這讓我不禁想著,如果當年 Livedoor 有成功推動日本影音內容的全球網路串流,或許今天我們迎來的,將是日劇的「黃金時代」。

日系企業的內向文化

去年,我協助一位來自德島縣的朋友,在台北舉辦一場「德島展」,希望提升臺灣對德島的認識。儘管活動預算有限,且場地僅為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小型展場,但仍吸引了超過 150 名臺灣人參與。

然而,回顧籌備活動的過程,這位朋友回到德島當地,試著向企業尋求合作,卻頻頻被問: 「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嗎?」

事實上,參展企業唯一須負擔的只有運送商品的費用,其餘開銷全由我們負擔,風險幾乎為零。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企業遲遲猶豫不決,甚至覺得「這件事沒有意義」,讓主辦方感到相當無力。

這種對海外市場的遲疑與保守,正反映出日本企業過度依賴國內市場,缺乏危機意識,進而錯失擴展國際商機的機會。

地方政府的問題更嚴重

類似情況,也同樣發生在日本的地方政府。

部分地方政府團隊雖然會以「推動國際觀光」為名義編列預算,但實際上,這些資金往往未有效用於觀光推廣,而是流向特定的仲介公司,成為他們維護既得利益的工具。

例如,部分地方政府為了吸引臺灣觀光客,會邀請「網紅」進行宣傳。然而,這些邀請合作的「網紅」,卻可能因知名度不高或不符合目標群體,使得「宣傳」效果未達預期。甚至在我的觀察下,這列活動的宣傳預算之高,理論上應能邀請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網紅進行合作,但實際狀況往往是,因部分預算被用於支付中介公司的抽成費用,而非直接用於有效的觀光推廣,造成了預算金額與實際成效間的落差。

對這種仲介公司與地方政府官員而言,推動地方國際觀光並非首要目標,保障自身利益才是關鍵。此類形式化的預算消耗,已成為日本政府機制中無可避免的問題

倘若企業與政府只關注如何守住既得利益,而不願接受挑戰與變革,最終將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而這次的富士電視台風波,正是最好的警示。

【延伸閱讀】

●台灣人對「日本職場文化」的五大印象,現在還有多少真實度?
●「這種事我們無法直接說出口,太失禮了」──日本「獨一無二」的職場文化觀察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3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