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直擊矽谷「私校潮」:家長們的考量是什麼?

換日線

更新於 04月22日10:47 • 發布於 04月10日07:52 • 唐光楠/加州進行式
直擊矽谷「私校潮」:家長們的考量是什麼?

近日,台北眾多私立國中舉辦入學考試,根據媒體報導,錄取率最低甚至只有 5%,因此被許多人稱「比考上台大還難」。這樣的現象顯示,在我們下一代的孩子身上,私立學校對現代父母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但其實,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台北,其實美國矽谷也是如此。身為準國中生和準國小生的矽谷媽媽,我亦有深刻觀察。

矽谷家長的共識:私立優先?

教育理念,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父母的成長經歷。七年級生的我,和先生在台灣都是從小學開始,一路就讀公立學校直到大學畢業。

那個年代的公立學校同樣龍蛇混雜,幾乎是社會的縮影,我對社會百態的許多觀察,大多源自於童年求學經驗。而在求學的最後一個階段,我們人生第一次唸私立學校,便直接「開掛」,來到美國洛杉磯的南加大 ──我讀碩士,先生讀博士。

剛入學時,我曾開玩笑說自己是全校最窮困的人,但很快發現,在這裡真正的貧窮是缺乏實力。在南加大的小社會裡,「實力至上」才是王道,這可以是經濟實力,也可能是學術能力、才華、人脈,這些因素都遠比窮與富更為重要。

因為我們自己的經歷,從未感受到公立和私立學校間有難以跨越的鴻溝,所以在我成為母親後,毫無懸念地選擇進駐洛杉磯的好學區,打算讓孩子一路就讀公立學校,直到大學畢業。

說實話,在美國的好學區就讀,門檻比台灣還低,因為美國優質學區的選擇非常多,世界各國的移民都有辦法進入,更不用說「實力堅強」的台灣人。我在美國 13 年來,所有認識的台灣朋友,只要選擇公立學校,無一例外都讓孩子就讀好學區的學校。

然而,在矽谷這個中產階級最密集的地方,卻是我第一次聽到:「來到矽谷,就放棄公立吧,私校優先。」私校優先?這意味著我在繳納高額稅金的同時,還要負擔兩個孩子每年合計 5-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65-330 萬元)的學費,直到高中畢業嗎?這個觀念令我非常震驚且掙扎,但隨著深入了解,我也發現矽谷家長崇尚「私立學校」的理由,確實有其道理。

原因一:學區房極為昂貴

每個矽谷人聽到別人說「美國房子便宜」,應該都很想翻白眼。身兼灣區房產經紀的我,就親眼見證自己推翻自己的話。

剛搬來灣區時,我曾寫道:庫比蒂諾(Cupertino)4 個房間的學區房均價 250 萬美金(約新台幣 8,253 萬元)。但才短短兩年多,這個價格早已成為過去式 ──現在一間正常的庫比蒂諾 4 房學區房已上看 350 萬美金,超過 1 億台幣。而這還不是什麼大豪宅,而是一間再尋常不過、已有 50 年的老房子。畢竟,在矽谷,房子本身不貴,貴的是矽谷那寸土寸金的地段

蘋果所在地庫比蒂諾是矽谷公認的中產好學區,也是早期台灣移民的最愛。然而,想讓孩子一路就讀好學區,所須的門檻竟然如此之高。即使是工程師,試想那些孩子正值小學入學年齡、才 30 多歲的年輕夫妻,真的能純靠自己負擔得起這樣的房價嗎?除非來得早,或起點夠高,否則對普通矽谷人來說,買學區房的難度應為全美之冠。正因為學區房門檻太高,也造就了矽谷私校的風氣格外盛行。

原因二:公校被剝奪感重

你有聽過學校請不起體育老師,家長得輪流上體育課嗎?有聽過學校因為經費不足,直接發通知說下學期圖書館關閉嗎?還是因為學生人數湊不成班,導致學校減少老師經費,最終一、二年級只能混齡上課嗎?

台灣和美國其他地方沒聽過的「校園奇聞」,在矽谷卻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這裡除了少數學區,大多數學校時不時就在為錢掙扎──經費不足、學區負債、吵成一團⋯⋯無限循環。

灣區亦不泛硬體設備極好的公校,但幾年後常因資源分配問題引發討論。圖/唐光楠 提供

這聽來很奇怪吧?矽谷灣區明明是全美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理論上稅收應該也很可觀,為什麼學校還是缺錢?問題出在學區房門檻太高,造成許多中產階級索性選擇送孩子至私校就學,導致公立學校收的學生一年比一年少,甚至我還聽過不少好學區,一整個年級的學生人數還湊不滿一個班。

再加上美國政府依據學校的註冊人數撥發經費,學生人數少,學校自然就收不到錢,但校舍、設備的維修費用卻不會因此減少。惡性循環之下,讓公立學校的經營愈來愈吃力。更不用說,在矽谷這個地方,要找到願意留下的老師,難度本來就比其他地方高。

原因三:公校可能不是矽谷人要的

套句中國用語,矽谷真的太「卷」了。在洛杉磯時,雖然身邊也有許多朋友選擇私校,但多數是基於環境、品德教育、宗教信仰或學校理念契合等原因,來到矽谷後,選擇私校的理由卻變成了「公立學校教得太差」。

但公校真的教得差嗎?其實不然。公立學校的師資通常有一定保證,之所以有人覺得公校教得不好,說穿了只是因為不喜歡公校的「齊頭式教育」 ──在統一教學大綱下,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學會基礎教育。但對一些矽谷父母而言,他們的內心話可能是:「我的小孩要學得更難、更厲害才行。」

在這個全球學霸父母的聚集地,想培養出學霸小孩,確實教得快又難的私立學校是條捷徑,能更直接滿足父母親的內心期望。甚至,矽谷還有專門標榜「天才教育」的學校,深受家長青睞;少數菁英私校甚至要求先花約 3 萬台幣左右進行 IQ 測試,通過後才能參加入學考試。

可見所謂的「美國小孩沒有學習壓力、開心學開心玩」,這樣的形象在矽谷相對不適用 ──從學齡階段開始,這裡明顯比美國其他地方更崇尚菁英教育。

教育一直是非常個人化的選擇,但當社會逐漸走向兩極化,也讓身為父母的我們選擇也愈來愈極端。我希望孩子保有快樂的童年,但話雖如此,我同時也希望他們有安全的環境、優質的同儕、好的老師、良好的學習資源⋯⋯幾乎是「什麼都想要相對好」。然而,當這些條件成為一個接一個的篩選標準,最後的選擇往往不是貴,就是更貴,這就是社會的現實。

選不選擇私校,我相信不只是台灣的議題,也不只是矽谷家長的掙扎,這大概是我們這代父母都需要不斷深思的課題。

【延伸閱讀】

●這世界真沒有所謂的「公平」:美國特許小學、私立小學大不同
●網路上千篇一律的「矽谷印象」與現實的距離──戳破矽谷的粉紅泡泡,一窺摘掉濾鏡的真實矽谷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2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