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奪命、電費狂飆 智庫解析:太陽能如何助歐洲電網通過壓力測試
熱浪致死,超乎想像,6月底至7月初的一場歐洲熱浪,導致2300人死亡。冷氣是救命稻草,但狂開空調讓用電量飆升、電價高漲。雪上加霜的是,部分電廠還因高溫而停擺或降載。幸而歐洲未發生電網潰堤。歐洲能源智庫Ember分析,太陽能破紀錄的發揮是這次電網通過壓力測試的功臣。
用電需求暴增 電廠卻難全力發電
根據Ember,6月28日至7月2日期間,西班牙和法國都出現超過40℃的高溫,與一週前相比,德國平均高溫也上升了9℃。高溫推升用電量,西班牙增加了14%,法國9%,德國6%。尖峰用電更是大幅提升。
理應全力支援的電廠與電網,這時卻接連出狀況。Ember指出,7月1日當天義大利疑似電纜過熱而大規模停電。此外,燃煤電廠的運作需要冷卻水,在氣溫與水溫過高的情況下,只能減少發電量。法國核電廠也遇上麻煩,18座之中有17座降載,有的甚至全面停擺。根據輸電系統運營商(TSO)的紀錄,除了核電廠排定的維修或歲修,7月1日至2日間就有7GW的容量因外力因素(Forced)而降載。
歐洲的電價採市場機制,在電力需求高、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電價大幅上揚。以6月24日電價為基準,熱浪期間西班牙平均電價漲了15%,法國、德國則分別飆漲108%、175%。7月1日傍晚的尖峰時間,德國電價甚至觸及1度0.4歐元(約新台幣13.8元)的高價。
減緩熱浪傷害:光電加儲能
熱浪的電力挑戰十分嚴峻,幸而歐洲發展多年的太陽光電成了最佳助攻,讓電網通過此次壓力測試。Ember統計,2025年6月,歐盟的太陽能共發出450億度電,創下光電單月發電紀錄,比去年同期成長22%。
在熱浪高峰的那幾天,德國33%至39%的電力都靠太陽能。由於德國有14GW電池儲能和10GW抽水蓄能,所以不僅白天能用光電,日落後也能使用儲存起來的光電。
《歐洲新聞台》(Euro News)報導,Ember的歐洲計畫主任奇札克(Pawel Czyzak)表示,在這場極大的考驗中,歐洲電網仍通過了壓力測試。其中,太陽光電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但他接著說道,雖然太陽能在白天提供了電力,但歐洲儲能容量仍然不足,導致日落後電力供應不足,電價飆升。
專家預估,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未來熱浪不僅愈來愈頻繁還會更加嚴重。從目前的跡象來看,2025年可能成為史上第二炎熱的年份。奇札克說,熱浪還會再來,幸而熱浪期間陽光也不會少。努力增加儲能,將光電存下以供夜間使用,這是減緩影響的絕佳的機會。
參考資料
- Ember(2025年7月4日),Heat and power: Impacts of the 2025 heatwave in Europe
- 歐洲新聞台(Euro News,2025年7月7日),How solar power helped European grids pass ‘the stress test’ during the recent heatwav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