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恐先繳45萬保證金!逾期滯留不退還 新制8/20上路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
美國國務院昨(4)日宣布,自8月20日起試行為期一年的簽證保證金制度,針對來自逾期居留率較高或背景資訊不足國家的觀光與商務簽證申請人,要求繳交5,000至15,000美元保證金(約台幣15萬至45萬元)。申請人若依規定如期離境,保證金將退還,逾期滯留則全數沒收。此措施將由領事官員視個案裁定金額,並限制旅客自特定機場進出。美方強調,政策目的在防堵非法滯留與強化邊境安全。
美國國務院昨(4)日宣布,將自8月20日起實施一項針對外籍旅客的簽證保證金試辦計畫,要求部分申請觀光(B-2)或商務(B-1)簽證者,需繳交5,000至15,000美元不等的保證金,約新台幣15萬至45萬元。美方強調,該措施旨在降低簽證逾期滯留現象,強化國境安全控管。
根據美國《聯邦公報》公告,這項為期12個月的試點計畫將針對「逾期居留率偏高」或「背景審查資訊不足」的國家實施,具體名單將依據國土安全部每年發布的統計數據決定,國務院則保留最終裁量權。
符合條件的旅客若成功取得簽證,入出境須從指定機場辦理,美方預計將於制度上路前兩週,公布適用的機場清單。美國領事官員在審核過程中,將依據個案情況,決定收取5,000到15,000美元(約台幣15萬至45萬元)的保證金。
國務院說明,若旅客依規在簽證到期前離境,保證金將如數退還;但若逾期滯留,該筆金額將全數沒收。此舉除針對觀光、商務短期入境,也涵蓋意圖透過投資取得身分的高風險個案。
早在2020年川普政府末期,美方便曾提出類似政策,針對非洲等24個國家收取簽證保證金。但當時全球正值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國際旅遊大幅減少,政策因此暫緩。如今,美方重啟此制度,意在針對旅遊政策進行實證評估,以判定保證金制度是否真具有嚇阻效力。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2023年數據,當年有超過50萬名外籍人士合法入境後,未依簽證規定離境,成為非法滯留人口的一大來源。國務院強調,新的保證機制不僅有助於抑制此一趨勢,也能補強現有簽證體系的執行力。
儘管《外交事務手冊》早已賦予美國領事單位徵收保證金的權限,但實務上幾乎未曾啟動。此番推行,將首度具體落實作為日常簽證審查工具。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