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新型能源技術投入災區 展現大規模停電時的社會責任與技術能力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16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數個颱風侵襲台灣,在各地留下滿目瘡痍。然而,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旗下會員雖為受災戶,儘管自身面臨光電場域受損的挑戰,卻率先展現出「社會責任優先」的典範,迅速集結力量投入在地救災與關懷,將新能源技術投入災區,以行動證明再生能源產業不僅是能源供應者,更是地方共榮的堅實夥伴。

今年7月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溪北地區大規模民生災損,大量民宅屋頂被強風吹翻,嚴重影響居民生活,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旗下許多會員亦是受災戶,除了加速清理自身廠區損壞、維持案場安全外,第一時間集結受災地區大型光電業者力量,迅速主動投入救災行動與關懷,協助物資補給,支援受災民眾緊急需求,如在台南七股提供300份熱食、127件帆布及150箱飲用水,展現再生能源產業在地方關懷與社會責任上的即時行動力。

台南市長黃偉哲更在臉書上感謝台電與民間能源業者,為市民提供正面能量,主動積極提供氫能發電等最新能源技術接入社區電網,優先供電當地基地台,為居民提供臨時用電、解決生活困難。並支援鹽水、七股、北門等地宮廟、活動中心,提供移動式太陽光儲充電站,讓民眾的手機或醫療設備可以充電,展現光電產業在協助地方政府應對大規模停電挑戰時的社會責任與技術能力。

長庚國際能源提供儲能設備供民眾充電。(引用自台南市長黃偉哲臉書)

日前花蓮堰塞湖發生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當地交通與生活,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號召志工與會員企業發起「電動腳踏車發放行動」,協助重災區居民恢復移動力,由地方教會協助篩選受贈對象,並即時捐款予花蓮家扶基金會,支應學齡孩童生活就學不中斷,居民感動表示「這是目前最需要的!」光電產業不僅推動能源轉型,更在災難中展現穩定力量。

光電業者指出,能源轉型是國家長期戰略,唯有政府、產業與民眾共同合作,才能推動台灣邁向真正永續與安全的能源未來,能源從業人員超過35萬,未來將串聯綠能企業投入重建,讓綠能發光發熱、傳遞希望。籲請社會各界,以理性、科學與國際視野看待台灣能源轉型的必要性與方向,善盡地球環保的責任,並追求綠能產業與地方共生共榮、提升能源自足率的整體國安戰略。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新頭殼
02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6家銀行大到不能倒 這間成為潛在第7家

卡優新聞網
04

普發1萬尾數「0、1」今登記 已20萬人完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5

曾獲鴻海投資,君曜員工不過30人、年營收不到10億...如何靠手機維修成為「橋接晶片供應商龍頭」?

今周刊
06

寶佳若奪下中工 台塑大樓都更等超過1千億大案將被「整碗捧去」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