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摔下床怎麼辦?「這期間」是關鍵!小兒科醫師:當孩子出現以下8個症狀 ,就應該盡速就醫
寶寶不小心從床上跌下來,常讓爸媽驚慌心疼,也可能引發責備與爭執。小兒科巫漢盟醫師(阿包醫生)提醒,這類意外常見,關鍵是冷靜應對與事後預防。
如果寶寶跌下床後有大哭、活動力正常,通常無大礙。但若出現嘔吐、嗜睡、抽搐、意識不清、頭部明顯腫塊或四肢異常疼痛,就應盡速就醫。尤其是寶寶活動力下降、不吃不喝或行為改變,更要提高警覺。
預防方面,建議讓寶寶睡地墊、使用護欄但不過度依賴,並避免讓寶寶單獨待在床上。換尿布或玩耍最好也在地面進行,降低高低落差造成的風險。
阿包醫生表示,每當發生寶寶不小心摔下床的居家意外,爸爸媽媽除了心疼寶寶之外,還有可能會引發夫妻失合,因為總有人要被責罵…阿包醫生強調,寶寶的安全來自爸媽的細心,而非互相責怪。跌床雖讓人擔憂,但大多數情況只要觀察得當就無大礙。家長應以冷靜和支持的態度,共同學習如何守護孩子的成長。
( 阿包醫生表示,從寶寶會翻身開始,就有可能會不小心自己摔下來。圖/shutterstock )
寶寶不小心摔下床,爸媽應該要留意3件事
阿包醫生表示,從寶寶開始學會翻身,也就是約3個月大的時候,就有可能會不小心自己摔下來,因此,在這個時期的爸爸媽媽也必須更加留意寶寶的動態,但究竟寶寶不小心摔下來時,該怎麼辦呢?
當寶寶不小心摔下床,爸爸媽媽首先要留意以下三件事:
怎麼摔 ?
留心孩子摔倒的場景和姿勢。
觀察高度 !
高度與摔倒後的狀況息息相關,因此須留心跌下來的高度。
摔下來的反應與狀況 !
留心三天內的表現,必要時應就醫。
「這期間」是關鍵!當孩子出現8症狀,就該盡快就醫
阿包醫生表示,孩子摔下來後可能沒事,但也可能會有神經學症狀,4~6小時內是關鍵;若是寶寶摔下床後,出現以下症狀則應盡速就醫,若是6小時內沒有出現下列症狀則可先暫時鬆一口氣,並在接下來的三天內持續觀察,若是仍沒有出現異狀,則多半無大礙。
寶寶不小心摔下床,不可忽視8大徵狀
( 爸媽忙碌時,可將孩子放在有圍欄的床上,並拉高欄杆高度,避免孩子爬出來。圖/shutterstock )
預防寶寶不小心摔下床 ,2技巧教你預防
除了留意孩子摔下床後的表現之外,阿包醫生也分享了2個預防孩子摔下床的技巧:
技巧1 : 將孩子放在有圍欄的床上
爸爸媽媽忙碌時可以將孩子放在有圍欄的床上,並且拉高欄杆高度,避免孩子爬出來。
技巧2 : 嬰兒床與床上周圍鋪上軟地墊
阿包醫生建議,可以在嬰兒床和夫妻的床上鋪上軟地墊,並且清空,這樣當寶寶不小心摔下來時,就可以降低衝擊。
寶寶摔下床FAQ
新生嬰兒頭骨尚未密合完全,在腦脊髓液的保護下,只要不是過度猛烈撞擊,就算是從一百二十公分以下的高度自然跌落,也很少造成嚴重的頭部傷害。不過,關於寶寶摔下床,父母還是有不少疑問,一起來看看。
Q1:寶寶摔下床後,要立刻抱起檢查嘛?
千萬不要!
很多家長在發現寶寶掉下床後,第一反應就是立刻把寶寶抱起來,實際上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在寶寶摔下床後,我們並不知道寶寶的具體傷勢,如果貿然抱起來,很容易造成二次損傷,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喔。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保持冷靜,先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寶寶能夠馬上大哭,一般說明腦部受傷的可能性較小。隨後從頭到腳看一下,大致判斷一下寶寶有沒有明顯的外傷,比如出血、血腫等,看看寶寶有沒有嘔吐、臉色發青甚至昏迷等症狀。
Q2:寶寶摔下床後,可以冰敷嗎?
如果寶寶頭上有淤傷,媽媽可以適時拿毛巾包著冰塊,在傷口的位置進行冷敷,在寶寶墜床後的幾個小時內冷敷,可以有效減輕腫脹。如果寶寶的頭撞破到流血了,那媽媽就要及時清洗傷口,一旦傷口處理不了的話,最好去醫院治療。
Q3:預防寶寶摔下床,嬰兒床該怎麼防範?
建議適時調整嬰兒床床欄高度 !
避免將寶寶單獨放在床上,以免翻身時從床上摔下,最好將寶寶放置於嬰兒床內,但必須依照寶寶年紀大小來調整床欄高度,若寶寶站起來,床欄高度已經不足身高的四分之三,就可能可以直接爬出來,因此家長必須適時調整床墊及床欄高度。
另外,房間地板可鋪設軟墊,能夠減輕寶寶不小心從高處摔落時的重力,降低受傷的程度。
Q4:如何判斷嬰兒腦震盪?
有些寶寶摔下床會出現一陣子的眩眼與茫然,甚至短暫的神志不清。有時甚至會有頭痛、頭暈、反胃、嘔吐及倦怠感。
如果傷勢輕微,通常幾鐘頭以後這些症狀就消失了。 但如果這些症狀一直持續下去,或者發生其它的症狀時,就表示症狀不輕了。
Q5:嬰兒撞到頭要看醫生嗎?
要觀察頭部撞擊後,有沒有失去意識? 如果有,不管失去意識有多久(就算只是幾秒鐘),都應立即送去醫院的急診做進一步的檢查。
如果是撞擊後馬上就大哭,那就可以先觀察即可。持續觀察72小時,最好每4個小時就叫醒小孩,除了注意小孩的意識是否清楚,也要觀察小孩的眼神與動作。
本文由【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延伸閱讀
.每個媽媽都應該要做唐氏症檢查!婦產科醫師提醒:但不是每個媽媽,都需要做羊膜穿刺.別輕忽產前憂鬱!小小的事就能引爆妳的情緒,尋求專業諮詢外,多吃「這一類」食物大有幫助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