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赴美大蓋晶圓廠,龐大供應鏈跟進,上萬人手去哪找?亞利桑那州傳奇大學校長:趕快來找我們!
劉煥彥
圖片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提供、今周刊資料庫 提供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校長柯若(Michael Crow)博士繼2023年起與台積電合作、在地培養工程人才後,如今有意擴大與台灣的合作,包括探詢上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才提到的願幫助美國打造「台灣模式」科學園區,是否有機會在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落腳。 柯若也提到,若台積電或跟隨台積進駐鳳凰城的台灣供應鏈,需要有接軌在地文化的訓練,或是尋找在地人才,ASU不僅可以配合,還可以洽談對個別企業量身訂做的方案,因此是台灣企業布局亞利桑那州的絕佳合作對象。
他擔任ASU校長23年,學生總數逼近20萬人,年營收逾700億台幣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上周五(3日)舉行首屆亞堅會領導力論壇,邀請現年69歲的亞歷桑那州立大學(ASU)校長柯若博士出席,以「推動研究與創新那隻看不見的手:大學與企業如何打造堅韌的生態系」為題,發表演講及參與座談。
柯若博士自2022年接任校長至今,帶領ASU快速成長,不僅躍升為全球頂尖的研究型公立大學,也推動亞利桑那州轉變為科技重鎮。他以大膽的創新理念推動教育改革,成功打造了與台積電、輝達(NVIDIA)及OpenAI等科技業大咖的產學合作典範。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柯若博士(左),與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林夏如(右)。(圖片來源: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提供)
根據亞堅會新聞資料,柯若博士過去23年來為ASU創造了以下成績:
1. 新成立30個跨領域學院以促進創新學習,包括了生物設計學院(Biodesign Institute)及全球永續研究學院
2. 學生入學人數成長四倍至接近20萬人,其中約四成是線上修課
3. 學校營收從8.4億美元躍升至24億美元(逾700億台幣)
4. 研究經費從2002年的1.23億美元,躍升七倍至2025年的將近10億美元(約300億台幣)
5.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大學評量,自從2016年設了「全美最佳創新大學」項目以來,ASU每年都排名第一,超越了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及加州理工學院等名校
2023年起,ASU攜手台積電訓練半導體人才
柯若博士在接受小型媒體聯訪時,回應與台積電的人才訓練合作的提問時表示,ASU培養的工程人才領域繁多,從製造、網路、供應鏈、電機、機械到軟體都有,而且人數龐大。
不僅如此,對於個別企業的員工技能升級需求,或是技術人員的培育,甚至是與技術無關的文化認知,ASU都可以提供相關課程。
2023年起ASU展開與台積電的合作計畫,包括為亞利桑那晶圓廠量身訂做的大學部學生研究方案及碩士生的助學金方案、與工程學院的師資研究合作、實習生方案以及人力招募計畫。
2020年起,台積電招募的許多ASU畢業生,先來台灣接受訓練後,再回到鳳凰城的台積電晶圓廠工作。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柯若博士。(圖片來源:劉煥彥攝影)
「你如果要上月球,最好去問一下已經住在月球的人」
至於跟隨台積電腳步,持續布局亞利桑那州的台灣供應鏈,如果需要尋找在地人才,柯若博士也向他們招手。
「他們可以來敲我們大學的門,問說你們可以怎樣幫助我們。亞利桑那是個開放又狂野的地方,台積電就設在17號州際公路(Interstate 17)旁邊,而這些公司(供應鏈)都會在同個地方或距離20英里之內。」
他也妙喻,「這就好像,你如果要上月球,最好去問一下已經住在月球的人,而我們就是住在月球的人。」
ASU自有七個創新區,分布在大鳳凰城地區
對於台積電供應鏈已經有新一波布局美國,在鳳凰城要找工業區落腳,柯若馬上自薦ASU是理想的夥伴,而且他也有掌握台美官方最新一輪半導體磋商的進度。
他說明,ASU擁有七個創新區(innovation zone),「你可以當作是產業園區」,不僅是ASU自有土地,而且道路、水電一應俱全。
「如果台積電想做一個園區,或台積電的供應商來這裡,想要打造一個世界級、前所未見的工業區或研究園區,是為了半導體的未來打造的,沒問題,我們辦得到。」
「所以,我們很容易為台灣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柯若博士向媒體出示的手機照片,是ASU位於鳳凰城Tempe校區的創新區,且說明圖中的大樓都已完工使用中。(圖片來源:劉煥彥攝影)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位於大鳳凰城地區的所有創新區(innovaton zone)。(圖片來源:ASU官網)
看「台灣模式」科學園區在美國,童子賢:關鍵在能否提供良好配套
上周四(2日)在行政院針對台美第五輪實體磋商進度的記者會中,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台灣企業已擴大投資美國,政府在「根留台灣、布局全球」的總體戰略目標下,思考是否能協助國內企業在國際布局同時,擴大布局美國,讓台美雙方可展開高科技的戰略合作。
她說明,政府多次與國內科技業溝通後所提出的「台灣模式」,與日、韓模式及歐盟模式不同,而在擴大投資美國的「台灣模式」可分為四點,其中在開發產業聚落部分,台灣的科學園區有其獨特經驗,不一定能完全在他地複製,但我方願意憑藉台灣經驗,透過兩國政府(G2G)合作,協助美國打造產業聚落,降低企業成本與投資風險,惟並非將台灣的科學園區搬至美國。
當天下午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接受媒體聯訪,回應對此的提問時表示,在美國打造「台灣模式」的科學園區,關鍵在於能否提供良好配套,例如提高生產力、協助技術人員的家庭教育、醫療、餐飲等問題,以及類似台灣科學園區的免稅制度。
他以和碩在墨西哥設廠為例,必須自行解決水電問題,供水要自己打井、供電要自己拉電纜,花費上億元,因此他認為,若能在美國建立「台灣模式」的類科學園區,既方便也有競爭力。
但童子賢也強調,任何合作都必須站在台灣的立場來判斷,必須對國內產業的未來有正面效益,民眾才能夠接受這樣的規畫。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童子賢:張忠謀、林百里、林本堅都不是本地人,卻創造台灣科技業傳奇 「要因應人才荒,就得楚材晉用」
更多今周刊文章
顏正國3天後51歲生日,2周前還飛天津旅遊…坐牢11年後執導《角頭2》贖回人生:他是調皮靦腆孩子
普發一萬什麼時候可以領確定了!普發一萬怎麼領?5種發放方式、線上登記網站…ATM輸入兩組號碼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