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進出冷氣房膝蓋痛別忍 醫分析微創膝關節鏡手術優勢多

NOW健康

更新於 09月25日22:02 • 發布於 09月26日02:00 • 李蔚萱 報導

【NOW健康 李蔚萱/高雄報導】炎炎夏日戶外高溫,進入冷氣房總讓人感到舒適,但忽冷忽熱的溫差也隱藏了危機。尤其,對關節炎患者更是一大挑戰,對膝蓋的不適感更容易被放大。膝關節炎是造成膝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除了外傷,還可能源自類風濕性或退化性關節炎。所幸,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微創膝關節鏡手術已能縮小傷口、加快復原,並大幅提升醫師檢查與治療的精確度,讓膝蓋疼痛不再是難解的問題。

膝關節微創手術已相當普遍 發生這些情況可採用此手術治療

重仁骨科醫院陳良美醫師表示,臨床上若透過觸診或X光檢查即可判斷,多數初期患者採取保守治療便能獲得良好效果。對於輕度症狀者,透過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配合復健治療與生活習慣調整,大部分都能明顯緩解,不一定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接受手術;然而,若在常規檢查中無法找到明顯病灶,但患者仍持續感到關節疼痛,或藥物控制與復健效果有限,導致生活不便甚至行動受限,則建議可考慮透過微創膝關節鏡手術,來改善疼痛並提升生活品質。

陳良美醫師指出,膝關節鏡手術在現代已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微創治療方式。當患者因退化性關節炎出現軟骨磨損、骨刺增生或滑膜發炎時,便可透過此手術進行治療。除了退化性關節炎外,其他常見的適應症還包括:韌帶受傷、關節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等。這些病變往往在X光檢查下不易發現,因此需進一步藉由膝關節鏡進行更精細的檢查與處理。此外,若因車禍或外傷造成關節碎裂,需要清除關節腔內微小碎片時,膝關節鏡也能發揮重要作用;不過,醫師提醒,若患者整體身體狀況不佳,或正處於感染急性期,則不建議接受膝關節鏡手術,以確保安全。

膝關節鏡手術是經由膝蓋兩側各製作1個約0.3至0.5公分的細小切口,再將筆狀細長、內建光源與攝影鏡頭的關節鏡伸入關節腔內。醫師可透過放大的影像,檢查關節內部病變或創傷,並同步進行治療或清創處理,例如清除發炎組織、修整或修補受損的軟骨。此手術方式能有效縮小傷口,加速膝關節修復,並降低日後關節發炎的風險。

不同於傳統手術需切開8至10公分的大傷口,微創膝關節鏡手術僅需極小切口即可完成,大幅降低出血量與術後疼痛。在住院時間上,若僅進行清創手術,通常只需1至2天即可出院;若需進行半月板修復或韌帶重建,則住院時間約為5至7天,相較傳統手術復原更快、傷口照護更簡便。

膝關節鏡手術改善膝蓋腫脹困擾 術後先冰敷3天並將患部抬高

陳良美醫師分享,有一名18歲女學生因意外跌倒,膝蓋直接跪地受傷,隨後出現明顯的疼痛與腫脹。雖經過兩週口服藥物治療,不僅未能緩解,反而感覺更加不適,甚至在蹲下時會聽到膝蓋發出聲響,下課返家後更覺得腫脹與疼痛加劇。到院檢查後,透過X光與MRI發現膝蓋有積液,並合併軟骨軟化現象。經醫師建議接受膝關節鏡手術治療後,成功改善了她長達數週的困擾,恢復日常學習與活動。

膝關節鏡手術後的照護,會建議先持續冰敷3天,同時將患肢抬高,以減輕腫脹與不適。在這段時間,也需要留意下肢是否出現腫脹、疼痛或表皮顏色異常的情況,以便及早發現血管栓塞的徵兆。

當病人開始嘗試行走時,初期應該先以拐杖輔助,等到狀況穩定後,再逐步搭配復健運動,慢慢訓練膝關節周邊的肌力。一般來說,恢復期若屬於較輕的個案,大約在兩到3週之內即可逐漸恢復日常生活;若是有進行韌帶重建,則需要1個月以上的時間,復原才會比較完整。

在手術後的3個月內,必須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對關節造成過度負擔。相對來說,像是健走、游泳、皮拉提斯或瑜珈等運動,因為屬於低衝擊的方式,更適合用來幫助身體恢復。

此外,日常生活中還需要特別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建議多攝取含有鈣質與蛋白質的食物,以幫助骨骼與肌肉修復。同時也要控制體重,減少膝蓋承受的壓力,並且持續進行肌力訓練,才能讓膝關節在穩定中逐步恢復功能。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灣實力全球矚目 LBV裸視美白內障老花創新複合療程
▸硬皮症影響超出想像! 情況嚴重恐造成器官硬化、衰竭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