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調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至3%與3.1%,中國料增4.8%、4.2%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貨幣基金(IMF)週二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將2025與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上調至3%與3.1%,較4月預測各增0.2與0.1個百分點,反映美國在8月1日關稅生效前出現的採購潮以及實際徵稅率下降。不過,IMF同時示警,全球經濟仍面臨重大下行風險,包括關稅反彈、地緣政治緊張與各國財政赤字擴大。報告指出,雖然整體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具韌性,但強勁表現更多來自「貿易扭曲」而非實質需求成長,尤其是企業為避開新關稅提前囤貨,對上半年數據構成一次性拉抬效應,難以持續。
IMF首席經濟師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直言,下半年開始,提前透支的需求可能反噬經濟動能,拖累2026年前景。
針對中國,IMF大幅上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測0.8個百分點至4.8%,並預估明年將增長4.2%。調升理由包括上半年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以及中美宣布暫時關稅休戰、降低對等關稅帶來正面效應。這一預測顯示IMF對中國近期內需與出口的彈性維持審慎樂觀。
美國方面,預估今年增速為1.9%,上調0.1個百分點,2026年微升至2%。IMF指出,美國近期推出的減稅與支出法案將使財政赤字增加約1.5個百分點,但新徵關稅預計可抵消其中一半缺口。不過,IMF也警告,美國通膨仍可能高於聯準會2%目標,尤其是下半年起關稅將進一步傳導至消費端。
歐元區方面,IMF預估2025年經濟增長1%,上調0.2個百分點,2026年維持在1.2%不變。整體而言,全球通膨預計今年將降至4.2%,明年進一步回落至3.6%,但不均衡風險依舊。
古蘭沙還提及一項罕見現象,即美元在近期貿易衝突中未出現預期中的升值,反而偏弱。他認為,弱勢美元可能加劇美國外的進口壓力,放大其他國家的關稅衝擊,但同時亦對全球金融條件形成一定緩解作用。
整體而言,IMF的預測雖帶來短期樂觀氛圍,但警告內容亦不容忽視。當前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穩固,若中美關稅延長協議生變或貿易政策再次轉趨強硬,恐將再度衝擊全球需求與供應鏈信心。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