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神奇綠光讓「荔枝細蛾」死光,關鍵時刻開燈,比農藥更厲害,青蔥也適用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5月06日10:42 • 發布於 05月05日15:02 • 上下游新聞

剝開一顆鮮紅的荔枝,看到裡頭竟然藏著一隻正在蠕動的荔枝細蛾幼蟲,讓消費者胃口盡失,更是農民長年噩夢。牠們抗藥性頑強,噴農藥也無效。專家多年研究,終於找到剋蟲秘技:開燈,讓蟲「綠光罩頂」,就能讓荔枝細蛾「見光就投降」,經農友實測,效果非常驚人。

荔枝細蛾造成荔枝災損,現在有「綠光」技術讓牠們「見光就投降」。(照片提供/方信秀)

荔枝細蛾有抗藥性,綠光從源頭遏止繁殖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副研究員方信秀指出,台灣長年以農藥防治荔枝主要的蟲害──荔枝細蛾,牠們的體型如蚊,但繁殖力超級強,一隻雌蛾就能產下 100 到 300 顆卵,一棵樹若結了 2000 顆荔枝,只要十隻雌蛾產卵,整棵樹的果實都有可能報銷。

麻煩的是,荔枝細蛾對農藥已經產生抗藥性。研究人員多年來試過性費洛蒙誘引、網室隔離等方式,但效果有限,且成本過高。

正當束手無策時,方信秀觀察到,荔枝細蛾「超怕光」。白天牠們躲在葉子底下不敢亂動,否則就會成為蜘蛛或蜥蜴等天敵的盤中飧;但一到晚上,牠們立刻展開交配、產卵等「夜生活」。於是他想到,何不在夜裡打燈,用光來壓制牠們的行動?不讓牠們活動,就能減少交配與產卵,從源頭遏止蟲害擴散。

荔枝細蛾成蟲(照片提供/方信秀)
荔枝細蛾幼蟲(照片提供/方信秀)

綠光是細蛾的死光,卻是農民的生機之光

為了找出荔枝細蛾最怕的「剋星之光」,方信秀把牠們請進實驗室,進行一場華麗燈光秀測試。結果顯示:藍光、綠光、白光,都能讓牠們的活動力明顯下降,覓食量跟繁殖力都減低,整體來看蟲害的問題就會減少。

不過事情沒這麼簡單,實際拿去果園測試,卻發現藍光和白光雖然有效對付害蟲,卻也讓荔枝整晚都「開燈不睡覺」。結果果實變小,甜度還少了兩度。

唯獨綠光,剛剛好!荔枝細蛾在綠光下乖乖不動,像是開了靜音模式;而荔枝則安穩地繼續熟成,不受影響。方信秀不只選對了顏色,還精準調整波長和照射方式,讓照光的效果極大化。

雖然有人對夜間燈光干擾自然生態有所疑慮,但方信秀指出,相較於全面施灑農藥,光照法已經是「溫柔防治」,而且在實驗區中,整體生態依然豐富活躍。最重要的是,它精準打擊荔枝細蛾,減少果實損失,對農民來說,是一線生機的光!

經過試驗,綠光抑制荔枝細蛾覓食與繁衍的效果最好。(照片提供/方信秀)

關鍵時刻開燈,損失變收入

方信秀補充,荔枝開花期要靠蜜蜂授粉,農民通常不會噴藥,避免影響授粉昆蟲。但其實就在開完花、剛結幼果時,荔枝細蛾已經悄悄展開攻擊,這正是防治的關鍵窗口。

「如果在開花期就用燈照,等於把荔枝細蛾的數量壓在搖籃裡,讓牠們根本沒有繁殖的機會。」方信秀也提到,荔枝細蛾怕冷,開花時天氣還涼,數量較少,但一旦氣溫回升,就像打開蟲害的開關,數量可能瞬間翻倍。這時提前開燈,就是搶得先機。

另外,荔枝幼果期會歷經約一個月的「生理落果期」,落果是自然現象,但方信秀指出,其實約有三成是蟲害所致。而這些落果,正是荔枝細蛾孵化與擴散的溫床。因此,如果在這時期持續進行燈照,就能從源頭阻斷害蟲的「地下組織」擴張。

收成前的那段日子,對農民來說同樣是折磨。一旦進入安全採收期,不能再隨意噴藥。偏偏這時候若遇上連日降雨,農藥殘效被洗淨,重噴怕違規,不噴又怕損失。此時用綠光就像為果園加上安全防線,繼續壓制荔枝細蛾,讓農民能安心等著收成,「因為減少損失,就是增加收入。」

方信秀開發「綠光」技術,造福荔枝果農。(照片提供/方信秀)

綠光照田間,蟲害降到 2%

這套綠光防治技術,不只在鳳山農業試驗所試用,現在也走出實驗室,在各地果園大面積應用。無論是有機、友善或慣行農法,都證實有效,蟲害率可以大幅下降至僅約 2%。

高雄大樹荔枝果農蔣昆霖提到,他的荔枝園採取友善耕作,但蟲害怎麼防都防不住。原本試著用網套,但山坡地風大、地勢不平,網子常被吹走,防治效果有限。在採用綠光技術後,他發現蟲害明顯下降,持續使用四、五年成效穩定,「現在荔枝已達到可供應給友善農業通路的標準了。」

另一位屏東里港果農陳清坤,則是在更極端的環境中見證綠光的威力。他的荔枝園種在檳榔樹下,林蔭幽暗,是細蛾最喜歡的環境,蟲害嚴重到收成不到三成,他一度萌生果樹全砍、放棄種植的念頭。但與方信秀合作後,園區內裝上綠燈,蟲害逐步受到控制。現在他不僅保住了果園,也重新燃起了繼續種荔枝的信心。

芳境合作社創辦人許倫肇是荔枝農,也是荔枝出口經銷商。他提到台灣玉荷包冷藏外銷紐西蘭、澳洲最怕「有蟲」、「農藥殘留」,綠光幫他解決這兩大頭痛問題,去年出口荔枝農藥完全零檢出。

綠光比農藥更省錢、更環保

方信秀指出,綠燈光裝置包含燈泡、電線、控制箱與支架,一分地建置費約兩萬元,除了專利燈泡,其餘零件都能 DIY ,節省成本。「平均四棵荔枝樹設一盞燈,採低亮度、低死角的設計」,而且燈具可沿著等高線安裝,連山坡地也能使用。

整套系統配有定時器,控制方便;40 顆 LED 燈泡照一分地,一個月電費約 500 元。荔枝採收後正值颱風季,裝置也能拆收,避免損壞。

更重要的是,「減少用藥,也是在減少成本」,方信秀細算:噴藥工人一天工資 2500 元,加上農藥費,一個產季至少要噴六到八次。但導入綠光技術後,針對荔枝細蛾可大幅減藥,只需針對其他害蟲補噴兩到三次藥即可。因此只要一年豐收,就能回本,未來只要負擔電費就好。

使用「綠光」技術後,荔枝園大幅控制蟲害。(照片提供/方信秀)

技術能解決問題,但習慣才是最難翻過的山

高雄大樹是全台最大的玉荷包荔枝產區之一,高雄市政府提供智慧農業補助,綠光建置費補助一半,目前已有超過 20 位果農申請導入綠光系統。

雖然成效顯著,但方信秀也坦言,推廣並不容易。許多荔枝果農年紀偏高,七、八十歲是常態,對新技術較難接受。加上防檢署核准了兩款對荔枝細蛾有新效力的藥劑──賽洛寧與亞滅培,一些果農會想先「看看藥效再說」。

但他認為,農藥成本更高,還對身體和環境造成潛在風險。他希望更多果農能來試用光照防蟲,因為「有些人試過之後,覺得真的能解決細蛾問題,甚至信心大增,還擴大了種植面積。」

(照片提供/方信秀)

荔枝細蛾不是唯一目標,光照技術持續進化中

光照技術的應用也不只限於荔枝。方信秀近年將這套概念延伸到青蔥田,用來防治夜行性的甜菜葉蛾。相較一年一收的荔枝,三星蔥是全年皆可採收的作物,用藥頻率更高、害蟲抗藥性也更強。

實驗結果顯示,甜菜葉蛾也怕光,綠光不但能有效防蟲,還讓青蔥產量提升兩成。方信秀表示,光照會刺激青蔥代謝,讓光合作用的產物更快運輸到新長出的葉片,蔥不只長得快,品質也變好。

更重要的是,青蔥架設燈具的高度低,材料與電費成本都比荔枝園更省,對農民更具吸引力。他已規劃舉辦觀摩會,邀請蔥農現場交流。未來也將持續針對其他夜行性害蟲研究,希望光照技術能守住的不只是果園,也能守住更多作物的希望。

青蔥照綠光可以減少甜菜葉蛾的繁衍。(照片提供/方信秀)

非業配資訊:「夜間特殊光譜綠光防治蟲害技術」專利已技轉英諾達有限公司,有購買意願者請洽詢張經理 0912-907550。

「上下游聲明」《上下游新聞》不作業配、不收廣告,刊登訂購資訊亦未收取任何費用。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明起連3天天氣不穩「週日最糟」! 南海熱帶擾動恐升級熱帶低壓

自由電子報
02

高雄漢來雙人房520元標錯價 Agoda認訂單有效

中央通訊社
03

亞馬遜雨林為何沒雨了,科學家找到答案

科技新報
04

北市高中教師「課堂播九三閱兵」 學生反感竟被嗆「不喜歡出去」

太報
05

最高1千萬!6張中獎發票沒人領「消費明細曝光」 今天錯過就充公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