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聚達創投10年投資布局:未來如何深耕AI、太空等4大關鍵領域?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6月30日09:31 • 發布於 06月30日09:30 • 賴冠伶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之子林宇輝創辦的聚達創投(MESH Ventures)邁入10週年,在今(30)日舉辦的論壇上,林宇輝分享了其過去十年發展歷程與未來規劃。

聚達創投成立於2015年,是聚焦電子產業創新的創投集團,管理涵蓋種子輪到C輪的三個主要基金,每年投入金額達5,000萬至1億美元,投資案例目前已累積至24家,包含近期將以SPAC上市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Plus、6月中旬甫上市的意騰科技,以及2021年獲得NVIDIA收購的地圖新創DeepMap。

從原先的創投,轉向為家族辦公室打造的邀請制投資平台Syndicates,再至2025年甫推出,專為企業創投設立的Thematic Funds,林宇輝強調其投資模式的演進,如今聚達創投鎖定資料中心、太空、空間運算、機器人等四大關鍵技術領域。

從物聯網到 AI 晶片:投資策略的階段性調整

「十年前,當大家都在追捧APP和電商時,我們選擇了一條相對寂寞的路。」林宇輝回憶,「我們始終堅信,台灣硬體產業的實力,是我們在全球創投版圖中最強大的後盾。」

林宇輝指出,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初期策略便是藉由台灣電子業的供應鏈優勢,發掘美國具潛力的新創公司。「對頂尖新創而言,資金相對容易取得。」林宇輝說,聚達創投的角色,正是那個能為美國新創精準對接對的公司、對的部門、對的窗口的關鍵中間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台灣供應鏈在量產、成本優化、甚至策略合作上的無可取代的價值。」

MESH

正是這份堅持,定義了聚達創投十年如一日的核心策略:在美國尋找最優秀的電子科技新創,帶回台灣與最強的供應鏈進行深度結合。但這句話說來簡單,執行卻需要無數時間與信任的累積。

聚達創投的投資策略經歷了數次迭代,十年來,他們建立了一個橫跨台灣電子產業中下游、超過百家企業的綿密人脈網絡。

2016年,公司啟動了首檔約1,300萬美元的基金,專注於物聯網(IoT)領域的天使輪及種子輪投資。2019年,第二檔基金將投資期延至種子輪與A輪,並將重點轉向汽車電子智慧汽車相關領域。到2021年,第三檔基金規模翻倍,將投資階段拓展至A、B輪,並前瞻性地鎖定AI相關的晶片與軟體技術趨勢。

聚達創投的成功案例,就包括AI晶片設計公司Tenstorrent,以及電源管理晶片公司Navitas。林宇輝提及,公司在早期階段便將Navitas,推薦給台灣多家筆電大廠及電源供應器企業,助其快速提升營收。另一案例則是2024年引入的太空衛星通訊新創CesiumAstro,該公司在台灣供應鏈具備量產能力的背景下,與廣達電腦等進行合作,體現聚達創投連結美國創新與台灣製造能力的模式。

Syndicates與Thematic Funds:為家族辦公室、企業創投量身定制的策略工具

2024年,聚達創投做了一個關鍵決策,轉而啟動Syndicates邀請制投資平台。這是一個逐案(deal-by-deal)投資模式,旨在為家族辦公室提供彈性投資選項,主要目標為募資階段為C輪及之後成熟期深科技企業。

林宇輝指出,2024年Syndicates平台的首年投資額達到5,300萬美元,並在4個已投項目中觀察到不錯的估值成長,驗證了此模式對於看重「價值創造」與「深科技」的合作夥伴是有效的,不僅讓投資人能自主選擇,也給了聚達創投更大彈性去發掘其餘更快速發展的領域。

2025年,聚達創投更進一步推出兩擋Thematic Funds,專為特定企業技術、興趣與投資策略所量身打造,核心目標是策略價值。至於選擇新創標的差異,林宇輝指出,Thematic Fund更著重在早期新創,雖然相較來說風險是高的,但技術好才是成長關鍵。

MESH的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喬國筌強調,Thematic Funds能幫助MESH更早且更深入地理解新創公司。

「Thematic Fund能幫助我們更早且更深入地理解新創公司,克服一般投資公司在調查期間無法完全掌握的深層資訊。」林宇輝說,這些資訊包括技術壁壘的深度、公司財務控管能力、產品市場契合度,以及團隊執行力與里程碑達成情況。

「透過早期合作才能確定這家新創是否有成功的可能性,才能與企業客戶的策略需求深度綁定,瞭解其在技術發展上的長期規劃。」林宇輝預期,透過早期介入與驗證,那些證明有長期發展潛力的新創,將來能夠導引至Syndicates平台,以實現更高的財務報酬,形成一個多方共贏的生態系統。他認為,在對的時間將對的公司介紹給對的合作夥伴,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前瞻四大趨勢:AI 運算與電源技術的深度佈局

在技術趨勢的分析上,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喬國筌,則闡述了聚達創投看好的四大未來市場與其中的核心機會點。他強調,這四個領域共同面臨「運算」與「電源」相關的技術瓶頸,而這正是台灣產業擅長的領域。

  • 資料中心 (Data Center):AI 運算帶動的資料中心需求在2030年預計將達1,000億美元規模。AI運算高度耗電,將推動電源效率至少增長165%。因此,提升AI晶片運算效率與電源管理是關鍵課題。

  • 太空 (Space):受惠於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降低發射成本,太空經濟預計在2030年規模將擴大至8,000億至1兆美元。全球在軌衛星數量預計將從目前的約1.2萬顆增加至5萬顆,尤其在各國追求通訊獨立與韌性的驅動下,太空通訊和感測技術將是發展重點。

  • 空間運算 (Spatial Computing):預計在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4,700億美元。AI 的發展正推動空間運算走向實用化,其中AI眼鏡可能成為首波普及產品,其優勢在於不依賴獨立的開發者生態系統。然而,進一步發展AR眼鏡仍需在運算、電源與光學技術上有所突破。

  • 機器人 (Robotics):AI的發展也為機器人產業帶來了更多應用彈性。到2030年,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涵蓋工業、服務型甚至人形機器人。除了人形機器人外,協作型機器人與需要系統整合及運算能力的解決方案,都被認為是主要的成長方向。

喬國筌指出,這四大趨勢的核心技術都集中在運算,包含運算架構如小晶片、記憶體互連及晶片可靠性,以及電源,包括從電網到晶片層次的轉換、供應與效率提升上。

他總結,儘管一家新創擁有最好的技術和團隊,也不必然代表成功,但若能引入聚達創投與台灣供應鏈的資源,將有助於提高其市場成功率。

關於未來規劃,林宇輝強調,聚達創投將持續發展多樣化投資方案,強化其在AI與數據應用方面的策略,目標成為電子產業創新的驅動力,並擴大國際電子產業鏈生態系統,持續連結全球優秀企業與台灣堅實的產業實力。

延伸閱讀

看好電動車,硬體創業才性感!結合台灣供應鏈,Mesh Ventures最新基金將加強投資台灣
你也不小心把投入心血當作估值依據了嗎?創投親解3大估值迷思
新創和大企業合作是沾光還是共創價值?4大原則教你談出雙贏策略
從UC Berkeley到MIT,美國頂尖大學加速器與創投基金是如何運作的?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中國需求強勁 輝達向台積電訂30萬片H20

路透社
02

外送餐點新勢力?8/1 關稅大限逼近,市場為何一點動靜也沒有?及其他一週大事

1% STYLE
03

公開數據受限、AI發展卡關!4大協會發布聯合聲明:台灣新創需要更彈性法規環境

創業小聚
04

2025 AI Forum隆重登場,台灣AI正式進入實戰與共創時代

創業小聚
05

日本官員:日美貿易協議保障日方享有晶片及藥品最低稅率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