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宅品味

放大小宅面積 打造洄游動線

室內Interior

發布於 2024年08月05日00:00 • 室內雜誌編輯部

台灣的小宅化趨勢日益顯著,如何在有限面積中創造舒適、不壓迫的居住體驗,同時保有光線、空氣的流動,是居住者十分關注的議題,也成為設計師需要破解的首要任務。

曾致豪設計師認為:「設計和生活的邊界,在於有形與無形之間交融的氛圍,當無盡的時光在有限的空間之中流動,我們渴望感知共鳴。所謂的邊界,並非具象的阻隔,而是將空間作為載體,透過留白之處,讓情緒延伸,嘗試觸碰形式之外的臨界點。」有鑑於此,在《邊界》這個僅有10坪的空間中,他透過格局的重新解構,替業主構建了一處純粹境地。

僅十坪大小的空間,設計師透過隔間的拆除與格局的置換,解決基地原先狹小幽暗的狀況。

打開隔牆 迎入採光

設計師說明,屋主二人長時間待在國外,他們希望回台時能有個固定的居所,因而購入此房。綜觀基地條件,自然採光皆集中於單側,若依建商配置的兩房格局,只要將房門關起,即會導致客廳兼餐廳空間幽暗封閉;考量到居住成員單純,曾致豪便針對平面進行調整,將原先的次臥區更改為客廳,並拆除局部的隔牆,藉由櫃體與牆面量體的排列和拉伸,讓光線串連起室內與窗外景色,解決了基地內部採光不足的問題,滿足屋主對於通透明亮的追尋。

石柱與客廳的平台採用相同的洛克石語彙,在沉穩中增添紋理層次。

全案以「穿透」的概念執行整體架構,牆體之間的間隔釋放了自然光的流動軌跡,也帶來視線的延伸;大門入內後,映入眼簾的大理石柱體是空間的一大亮點,設計師企圖透過增設的量體消弭牆面結構直接正對人的衝擊,化解風水中所謂的「煞」,也期待這支石柱可以成為住宅的頓點,使人得以沉澱心境,在漫射光線的引領下,悠遊於家中各個角落,同時享受開放布局的敞朗。

打開隔牆後不僅有利於採光的引入,也讓室內的動線更為流暢,提供居者開敞豁亮的生活體驗。

樸實卻不失意蘊

室內以無彩色作為基調,白色漆面與灰色礦物塗料相互對話,鋪陳出極簡俐落的背景,弱化空間分界,也注入了手工鏝抹的溫度。局部點綴的木質元素細膩增添溫潤氣息,並藉前述所提的大理石飾面捎來豐富紋理,讓素色空間多了一抹變化,也強化予人的記憶點。

設計師刻意削薄了石柱側面的厚度,讓結構體切齊,俐落畫面。

曾致豪表示,石材花紋雖然花俏,但黑色系的選擇依舊維繫了全作的克制美感;另一方面,由於石材本身具有一定的份量,為使整體感受輕盈,他刻意削薄了側面厚度,使其與周遭的結構體彼此切齊,描繪一致整齊的畫面。

立面的線性分割比例拿捏得宜;礦物塗料揉合了牆面與地面,淡化界線之分。

圖片提供」向度設計

閱讀全文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宅品味相關文章

01

2025書房設計攻略!書桌尺寸、深度、收納、臥榻設計一篇懂

100室內設計
02

胡桃木色怎麼搭才不老氣?配色攻略、搭配雷區、案例一次看

100室內設計
03

奶油白VS奶茶色裝潢攻略!避免單調、增溫質感的終極配色指南

100室內設計
04

2025最新榻榻米選購指南!優缺點、尺寸、價格與訂製重點一次看

100室內設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