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反應爐真是核電解方?葉宗洸解析SMR「非常適合台灣」:2030有望商轉
核三延役公投未通過,總統賴清德23日晚間發表談話,表示若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時,不排除使用先進核能。 對此,清大原科院院長葉宗洸在節目《POP撞新聞》中表示,SMR(小型模組化反應器)非常適合台灣,其本質性安全的設計,絕不會發生爐心融毀的情況,未來供電若大量引進SMR,可提升高耗電產業來台投資的說服力。
葉宗洸指出,SMR功率大多設定在300MW的裝置容量,之所以這樣設定,是因為根據熱流和爐心物理的分析,300MW的裝置容量一旦遇到喪失冷卻水的事故,仍可透過空氣進行自然冷卻,絕不會出現爐心融毀的現象。其為本質性的安全,符合總統賴清德所提的「技術更安全」原則,而微型反應器的功率約為20MW以下,同樣也是本質性安全。
葉宗洸續指,SMR和MMR(微型反應器)的核廢料產出,約和傳統大型反應器等量,而快滋生反應爐使用的是鈾238,而非一般使用的鈾235,因此對於核廢料的減量更直接,產出核廢約只有傳統電廠的25%,符合賴清德「核廢料更少」原則;而同時此次核三延役公投的結果,也符合他「社會接受度更高」的原則。
葉宗洸表示,他對2030年SMR商轉有所期待,因為與台灣關係密切的能源企業奇異公司、西屋公司皆表示,SMR可在2028年完成測試,預計商轉時間最快就是2030年。而台灣絕不會做第一隻白老鼠,所以可能還需再等一、兩年,2032年是最有可能使用的時間。
葉宗洸說,美國其實已經傳遞訊息,台灣需要更需要重視能源安全,自主能源的比例越高越好,所以美國自然希望台灣盡量購買SMR,且台灣有半導體等高耗能高科技產業,若購買SMR,科技業便可根據廠區的用電量大小,自行裝設SMR或MMR。
葉宗洸提到,目前西屋公司設計,MMR 8年才需進行一次燃料裝填,所以其每次可以連續運轉8年,中間都不需要停止,更符合一般企業的要求。美國軍方也已在規劃讓美國境內的軍事基地,轉而使用更環保不排碳的微型反應器,
針對SMR和MMR的價格,葉宗洸表示,雖機器本身尚未完成測試,無法取得報價,但SMR因功率小加上本質性安全,所以廠區界定就會比傳統反應器廠區小,SMR運轉所需的周邊裝置,就是輻射防護的範圍。傳統核電廠需預留一些空間,讓輻射對周遭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而用地變小、費用自然也變少,安全設計也讓原先傳統電廠的安全設施都不需使用,因此可省去這部分費用。(推薦閱讀)罷免徐巧芯大失敗!曹興誠自曝「要從信義區搬家」:這選區我不待了
葉宗洸表示,清華大學目前已有一個2MW的研究反應器,目前沒有供電能力,因為就算只有教學、研究和醫療用途,發電還是需要燃料裝填,而燃料裝填必須要經過核安會的審查和同意,才有可能進到下一步的採購階段。因為清華大學已有一台反應器,所以引入問題不大,現在只等核安會可能將成立小組,專門針對MMR引進進行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