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魔咒 全球長債賣壓引爆 英、法30年期殖利率一度升抵逾十年高點
由於投資人對英國、法國經濟及財政展望顧慮加深,英法長期公債殖利率2日盤中升抵至少十多年來最高,引爆全球長債賣壓,應驗歷史經驗顯示的「9月魔咒」。
英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2日盤中躍升近6個基點至5.697%,是1998年來最高水準,英鎊也重貶1.2%。公債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英國財政大臣麗芙絲即將公布秋季預算案,預料將增稅以達成財政目標,英債殖利率猛升給她平添壓力。
法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一度漲至4.513%,為2009年6月來最高,因為總理白胡撙節預算案引起反對黨強烈反對,眼看將輸掉下周國會信任投票。
近來市場對長債信心脆弱,原因包括美國總統川普一再攻擊聯準會(Fed),德國也打算大幅提高支出,最新壓力使德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2日盤中也觸及14年新高,美國同天期公債殖利率再度逼近5%。
各國財政捉襟見肘,近來長期公債殖利率上揚已成全球趨勢,但英國因通膨黏著和國債日增,借貸成本在七大工業國(G7)名列前茅,使英國位於這波全球長債跌勢震央。
德意志銀行總經研究主管李德說:「我們正目睹一波惡性循環慢動作進行:債務顧慮加深推升殖利率、加劇債務連動關係,然後再推升殖利率。」
Jefferie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庫瑪預測,英國加稅無可避免,但英國「正走到進一步加稅恐致反效果的地步」,「目前政府暫時避免做出減支的棘手決定,但財政若要改善,那勢在必行」。
盛寶銀行(SAXO)英國投資策略師威爾森指出,全球長期公債正陷入麻煩,凸顯對政府財政信心動搖,「不只是英國的個案」。
彭博資訊彙編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來,全球10年期以上公債在9月的跌幅中位數為2%,是全年表現最糟的一個月。若歷史可為殷鑑,長天期債券在9月可能市況動盪。
Pepperstone集團研究主管韋斯頓表示,9月長債面臨季節性疲軟,部分原因為9月債券發行量增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