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世大運混雙包金銀銅寫歷史 北市大解決選手後顧之憂是成功關鍵
2025年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我國斬獲5金13銀7銅,其中羽球2金3銀1銅最出色,混合雙打更締造頒獎台3組人馬破紀錄佳績,金牌楊筑云/吳軒毅、銀牌許尹鏸/陳政寬、並列銅牌鄭宇倢/林煜傑全數來自臺北市立大學。同樣來自北市大教練團成員廖偉喆指出,全力配合選手需求、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是關鍵。
廖偉喆說:「頂尖選手需要國際賽歷練,也必須專注訓練,可能沒辦法花那麼多時間在學業上,邱英浩校長重視競技也重視課業,在他支持下,校方也盡力從生活、學業、醫療、運科等方面全面給予選手協助,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專注在賽場。」
這些選手各有企業母隊,北市大與各球團合作關係良好,也是成功原因之一。廖偉喆說:「北市大與國內所有球團,包括合作金庫銀行、土地銀行、中租企業、亞柏,都有建教合作關係,彼此協調,這些選手平時也都會在本校練球,而且球團間沒有門戶之見,大家盡量用不同打法交流,一起提升。」
北市大羽球歷年成就不凡,包括奧運史上首對男子雙打連霸王齊麟/李洋,前世界球后戴資穎等更是其中佼佼者,去年11月也與國立體育大學、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聯盟,成立羽球發展中心,並計畫建設新球館,全面提升臺灣羽球。
除了學校給予選手後盾,廖偉喆也感謝教育部體育署、中華民國羽球協會支持,讓世大運代表隊有更多國際賽歷練機會,也不吝稱讚奪得男子單打金牌、臺灣大學丁彥宸等各校好手。
「今年在體育署、協會配合下,讓世大運代表隊選手多了巡迴賽機會,包括歐洲幾站、世大運前北美等,都幫助很大。」廖偉喆說,「大場面見多了,選手們臨場都不會緊張,混雙強度很高,但他們都能擊敗來自中國、韓國強敵,丁彥宸透過之前歐洲幾站接觸更高強度還有不同打法,對金牌戰幫助也很大。」
臺灣羽球混雙相較以往,更多好手投入、崛起,也對項目提升有助益,除胡綾芳/楊博軒、詹又蓁/葉宏蔚分別高居世界第13、19外,許尹鏸/陳政寬、洪恩慈/盧明哲、鄭宇倢/劉廣珩雖都有兼項雙打,但混雙也在世界前50名內。
廖偉喆說:「混雙現在有新人崛起,包括沒打世大運的洪恩慈/盧明哲、劉廣珩,實力也都很不錯,而且組數多、打法有差異,練起來也比較有效果,不再是像過去可能就2組人打來打去,缺乏新刺激,我認為整體來說混雙是提升滿多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