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怪物》第二集上線!題目連台灣人都喊燒腦,但「這一題」只有媽媽才能答第一!
由法籍YouTuber「酷」打造的網路實境節目《中文怪物》,9月24日晚間推出第二集,雖上傳延遲兩小時,仍讓粉絲守在螢幕前等候。
第二集節目進入「中文理解」關卡,外籍參賽者必須搶答中文題目,腦洞大開的題庫讓台灣人都直呼「燒腦」。其中,波蘭選手安娜以「媽媽直覺」秒答正確,笑說自己「中過兩次獎」,場面溫馨又逗趣。
第二集火熱登場:五隊長分隊廝殺
本集由五位最有冠軍相的隊長——陳安陽、安娜、狄柏仁、海瑞森、三浦直矢——率領其餘45名玩家組成五隊。比賽規則嚴苛:每回合播放一段中文對話,四個選項中搶答,答錯直接失去作答權,答對則能在隊伍中「只選一人晉級」。這不僅是語言實力的對決,更是人際關係的拉鋸戰。
中文理解考題,台灣人也喊燒腦
節目題目設計既刁鑽又幽默,連母語是中文的觀眾都被難倒:
- 會考繞口令:
「國中會考,會考什麼?不會考的又是什麼?那會考如果考了不該考的怎麼辦?就涼拌、炒雞蛋。」
考驗聽力與語意邏輯,現場一片愕然。 - 名字有幾個字?
「你的名字是幾個字?我的是兩個字,但你知道兩個字其實是三個字嗎?四個字也是三個字,十三個字是四個字。」
雙關陷阱讓參賽者腦袋打結。 - 一壘手是誰?
突然冒出的棒球題,讓不少沒在關心棒球的外籍參賽者滿臉問號,引發笑聲。
這些題目不僅檢驗中文功力,更展現語言文化的趣味與混亂。
媽媽最強!安娜「中過兩次獎」笑答正解
而其中一道題目,是一個女聲念出來的趣味對話:「我中獎了!最大的那種!」男聲回答:「妳老公知道嗎?」女聲回答:「他很開心,希望健健康康。」
這個「獎」,是統一發票還是新冠肺炎呢?安娜率先按下搶答鍵並答對!她開心地說:「因為我中過兩次獎,所以我知道在講什麼!」這裡的「獎」,其實是指她已經當過媽媽、兩度生產的經驗。
安娜也透過螢幕用中文對孩子喊話:「謙謙、圓圓,嬤嬤答對囉!」全場瞬間被她的母愛融化,原本緊張的比賽氣氛,也多了一絲溫馨。
安娜的中文超好 有奇緣
其實,安娜與中文的緣分早在童年時就已萌芽。5歲那年,她和外公一起看氣象新聞,第一次聽到「台北」,便童言童語地說:「我要去那!」雖然外公提醒「台北很遙遠」,她卻堅定回應:「沒有關係,我是台灣人,我要回家了。」
高中時,她隨父母參加中國旅行團,被中華文化深深吸引。之後在德國的一場活動中認識台灣男孩,2007年為了愛情來到台灣求學。雖然全中文授課一度讓她壓力山大,但也因此快速進步。
如今她已是「台灣媳婦」,最喜歡和鄰居閒聊、帶孩子散步,享受台灣人互助的日常。
人性角力!網友呼籲:「莫網暴」
安娜在答題後,作為隊長必須決定晉級人選。她坦言:「同隊太多好朋友,選誰都怕得罪,乾脆我自己先上,大家應該能接受。」雖然引來部分隊友抱怨,但也展現了隊長的兩難。語言比拼之外,《中文怪物》同樣赤裸揭示了人性競爭——友情、私心與現實抉擇全都被放大檢視。
另一邊,林曉明卻因邀功、自薦晉級,讓隊友忍不住直言「討厭他」。然而在訪問中,林曉明也分享:第二集選擇隊友的方式,揭開了他中學時參加足球隊,「都沒人選我」的創傷。也因此他會在第一時間自薦避免被淘汰,這選擇好像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而在這集節目下面網友的留言,也出現不同聲音。有網友呼籲保持理性,不要對參賽者進行「網暴」:「這就是社會縮影,每個國家、文化背景的人性反應都不同。」也有人支持安娜的勇敢與林曉明的直率,認為正是這些性格碰撞,讓節目更真實、更有張力。
一場實境秀看到國際文化不同
《中文怪物》以500萬元製作成本、半年籌備、17台攝影機與30多台監視器捕捉到的每個細節,觀眾看見外籍人士努力挑戰中文的同時,也見證了友情、選擇與刺激的交錯。
第二集結尾留下懸念,這不僅是趣味語言競賽,更可以看到國際文化不同,是一場國際社會的小縮影。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酷的夢打造爆紅節目《中文怪物》,爸媽能陪孩子一起看到欲罷不能 !六大親子必看亮點
最不典型的 YouTuber 有感筆電:熱情是基礎燃料 有計畫才能踏實築夢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