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控黃國昌「勒頸警察」、黨員「企圖開車衝撞封鎖線」 民眾黨駁斥:錯誤訊息挑動社會對立
針對民主進步黨發言人指控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涉嫌「勒頸警察」或黨公職「企圖開車衝撞封鎖線」等說法,台灣民眾黨發言人張彤嚴正駁斥,皆為不實指控,民進黨身為執政黨不該一再以錯誤訊息挑動社會對立,更不該將第一線警察同仁捲入政治攻防。
張彤指出,8月30日本黨以「走讀」形式,在博愛特區引導民眾了解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並反思當前司法受政治干預的問題。然而活動開始之際,隊伍在並非禁制區的愛國西路即遭大規模拒馬阻攔,連基本的行走權利都被限制,這種處境,難免引發群眾的不滿。
張彤強調,若非賴政府授意在非禁制區設置拒馬,就不會發生民眾被迫攀越障礙的情況,生活在一個正常的國家,絕不會有人民無故選擇爬上拒馬。民進黨卻刻意截取片段影像、拼湊敘事,再透過掌控的綠媒與側翼擴散,將自主上街的公民描繪成暴力群眾。事實上,透過當日完整的直播畫面即可清楚看見,黃國昌主席及所有參與公民均未有襲警行為,更不存在所謂「開車衝撞封鎖線」的情況。
張彤並指出,真正曾經煽動群眾推倒拒馬、與警方爆發衝突的,正是民進黨籍立委在2024年12月20日的行動,當時甚至出現使用油壓剪破壞公物的情況;對照今日民進黨對民眾黨的指控,標準顯然不一致。
張彤強調,民進黨若真心關心警察,不應只是政治操作;8月30日當天,警方已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會,表明將依法處理,然而綠營人士持續在輿論場施壓,迫使警察機關再次召開記者會,形同配合政治表演。這樣的作法,只會讓社會懷疑政府是否將警政體系視為政治工具。
最後,張彤呼籲民進黨,不要再將警察作為政治操作的附庸。若真有意改善基層處境,應立即推動支持警消工會、提高退休金等實質改革,而不是藉由操弄輿論來獲取短期政治利益。
更多新聞推薦
最新消息
部份路面老舊破損 投67線交通不安全
台灣生活新聞
鼓勵設籍在集集 公所宣布獎勵五千元
台灣生活新聞
國安會注入「年輕新血」! 趙怡翔辭議員接副祕書長
華視新聞
謝典林兼籃協理事長角逐黨主席 連勝文憂:單純體育賽事變複雜政治
自由電子報
白走讀變爆走?警輕裝上陣 沒反擊?背後誰下令?
民視新聞網
高雄大排死魚飄惡臭! 住戶憂房價跌 水利局:已整治
華視新聞
影音
路口斑馬線畫一半! 民怨:飛過去? 市府:盡快補畫
華視影音
路口斑馬線畫一半! 民怨:飛過去? 市府:盡快補畫
華視新聞
北市中正一分局:未接獲「放人一步立刻拔官」訊息
中央通訊社
跨時空自打臉?馬英九「10年前撂1句重話」阻止連戰去閱兵
民視新聞網
影音
水淹台南「政大書城」200坪店面 大量書籍「全泡湯」
鏡新聞影音
獨家/美女邀投資翡翠!外送員面交前突「人間清醒」報警
EBC 東森新聞
影音
設計感滿滿還有健身房! 逢甲大學宿舍學生大讚
鏡新聞影音
影音
雨刷「蔡政宜」涉網路博弈洗錢案 桃機出境前遭拘提
鏡新聞影音
高市府:國賓飯店拆除程序依法合規
NOWNEWS今日新聞
賴清德邀派系立委餐敘 溝通總預算等議案
自由電子報
新北男網路兜售保育類「鯊魚劍」 買家同遭起訴
中央通訊社
影音
爆藍營、統派人士出席93閱兵 陸委會:不聽勸阻、依個案處理
鏡新聞影音
影音
兩岸「空中交鋒」 疑我飛官狠嗆共機:習近平是你選的嗎?
鏡新聞影音
影音
走讀爆衝突內政部嚴辦! 又賴給清德? 黃國昌嗆:放馬過來
鏡新聞影音
北榮新竹分院院慶 楊文科致詞(圖)
中央通訊社
蔣放任昌襲警?830走讀劇本早寫好?怕傷藍白和氣?
民視新聞網
影音
蔣放任昌襲警?830走讀劇本早寫好?怕傷藍白和氣?
民視新聞影音
成大實驗室爆炸意外 2學生灼傷送醫
NOWNEWS今日新聞
竹市文化局率隊參加韓國國際文化內容創意展(圖)
中央通訊社
中國藉九三閱兵對台施壓 學者:傳達「統一大勢不可逆」
自由電子報
林昶佐首登「芬蘭版時代雜誌」 分享台灣故事「兩國驚人相似」
民視新聞網
北市中製機器狗風波 國土署:主管機關同意才能使用
中央通訊社
台中社創團隊環島走部落用鏡頭行銷原民文化
NOWNEWS今日新聞
幕後黑手待查!台積電內鬼案3工程師續押3月理由曝光 曾刪對話紀錄滅證
三立新聞網
新版財劃法分母寫錯 陳雪生證實:縣長很生氣
華視新聞
影音
新版財劃法分母寫錯 陳雪生證實:縣長很生氣
華視影音
台積電洩密案 智財法院裁定3被告羈押禁見
中央通訊社
台積電2奈米洩密案 3名被告工程師裁定續押禁見!
台視
高市防水閘門補助受理至12月31日止
NOWNEWS今日新聞
上任經濟部長 龔明鑫:中小微企業是重中之重
青年日報
民眾黨走讀警被下令「放人一步就拔官」?中正一分局出面澄清
自由電子報
出招防逼宮?柯建銘出席藍黨團交接 媒體人揭盤算:「火力展示」給賴清德
TVBS
台積電洩密工程師今移審智財法院 3內鬼遭裁定續押禁見
CTWANT
中共大閱兵前夕 全球政經角力2/爆藍營、統派人士出席93閱兵 陸委會:不聽勸阻、依個案處理
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