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展開一場關於光影、自然與感知的旅程!北美館「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大型個展臺北登場

幸福空間

更新於 06月24日03:00 • 發布於 06月24日03:00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於今年夏季推出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在臺灣的首度大型個展「你的好奇旅程(Your curious journey)」。展覽將自6月21日至9月21日於北美館大廳及一樓展覽室展出,呈現藝術家自1990年代以來逾30年的創作歷程。

用作品形塑以「你」為出發點的感知旅程

展覽精選17件代表性作品,橫跨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等多樣媒材,聚焦於身體感知、參與協作、生態與非人類視角等重要主題,深刻展現其持續拓展藝術實踐邊界的探索精神,並首度將其創作能量完整引介至亞太地區觀眾眼前。

本展覽集結埃利亞松歷年經典與近期創作,強調觀眾的主體性,形塑一場以「你」為出發點的感知旅程;「旅程」的概念不僅意味著觀者與作品的移動,更象徵思想流動與探索過程的展開。埃利亞松運用自然現象、光線、色彩與運動,提高我們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度與知覺,構築出橫跨自然現象與感知經驗的場域。他的作品往往透過觀眾的參與,在日常未曾留意的現象中觸發身體共鳴的感受,在觀看與感知之間,喚醒我們對世界恆久不息的覺察力與好奇心,開啟對自我認知的全新視野。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是一場跨越國界與感官的藝術探索,由5座城市美術館共製,並與奧拉弗.埃利亞松工作室(Studio Olafur Eliasson)合作策劃,為埃利亞松開啟東南亞與紐西蘭地區的首次大型巡迴展。首站自2024年於新加坡美術館展開,隨後至紐西蘭奧克蘭美術館掀起熱烈迴響,北美館於2025年迎來巡迴展規模最大的第3站,接著將續航至印尼雅加達努桑塔拉現當代藝術館,並於2026年秋季在菲律賓馬尼拉當代藝術與設計美術館畫下句點。這3年間持續擴大與不同觀眾、美術館在當代藝術中的對話與連結。

17件作品打造多層次的感官空間

奧拉弗・埃利亞松的創作致力於將光影、空氣、水等難以捉摸的自然元素,轉化為可被感知的藝術體驗。

《循環扇》(1997)

步入北美館大廳,一台懸吊於空中擺動的風扇作為展覽的開場,《循環扇》引導觀者重新感受空氣流動與空間中微不可見的能量波動。

▲奧拉弗・埃利亞松,《循環扇》,1995;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典藏。© 1995 奧拉弗・埃利亞松

《雙螺旋》(2001)

展場入口迎來優雅自轉的《雙螺旋》,以旋轉鋼管構成如DNA般的螺旋形體,營造出一升一降的雙眼視差錯覺,無限循環的軌跡。

▲奧拉弗・埃利亞松,《雙螺旋》,2001;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提供。© 2001 奧拉弗・埃利亞松

《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2009)

同樣挑戰知覺的《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透過頻閃燈規律性的閃爍,使噴泉水流看似凝固在空中,其作品挑戰我們對「動」與「靜」的視覺認知,提供我們窺見「當下」的獨特體驗。

▲奧拉弗・埃利亞松,《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2009;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提供。© 2009 奧拉弗・埃利亞松

《美》(1993)

展覽也聚焦於觀眾互動的感知層次,利用簡單的科學原理創造多元身體經驗,早期作品《美》在幽暗空間內呈現彩色水霧光幕,隨著觀眾視角的變化,不同波長的色彩會依角度而顯現,每個人所見的彩虹都是截然不同的體驗,取決於光線、水滴與觀者眼睛之間的相對關係。

▲奧拉弗・埃利亞松,《美》,1993;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洛杉磯當代藝術館典藏。© 1993 奧拉弗・

《單色房間》(1997)

《單色房間》為巡迴展中空間最為寬廣的一站,場域不同於廊道的展示,作品透過單頻率的黃光籠罩場域,抽離其他色彩訊息形成灰階對比,使眼睛感知的色覺範圍受限制,空間中只剩下明暗對比,從而重新思考視覺經驗的本質和可塑性,此作品曾於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丹麥館展出。

▲奧拉弗・埃利亞松,《單色房間》,1997;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Angsuvarnsiri收藏。© 1997 奧拉弗・埃利亞松

《多重影子屋》(2010)

《多重影子屋》藉由多色光源與投影的交錯運作,創造出錯位而繽紛的多重剪影。當觀眾走入作品中,隨著身體移動產生光影變化,使參與者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激發感知與互動的樂趣。

▲奧拉弗・埃利亞松,《多重影子屋》,2010;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提供。© 2010 奧拉弗・埃利亞松

《苔蘚牆》(1994)

氣候與自然變遷的議題亦貫穿展覽核心,喚起觀眾對環境共生的思索。《苔蘚牆》將北歐的馴鹿地衣大規模展現在美術館室內空間中,讓觀眾以嗅覺感受大自然所賦予的生命力,隨著環境溫濕度改變其深淺變化。

▲奧拉弗・埃利亞松,《苔蘚牆》,1994;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典藏。© 1994 奧拉弗・埃利亞松

《風的書寫》(2023)與《太陽繪圖》(2023)

《風的書寫》和《太陽繪圖》是在卡達國家博物館的限地作品,將風力與陽光轉化為繪圖工具,記錄不可見的氣候訊號與見證時間的流逝。

▲奧拉弗・埃利亞松,《風的書寫(2023年3月22日)(2023年3月23日)》、《風的書寫(2023年6月20日)(2023年6月28日)》、《太陽繪圖(2023年6月21日)(2023年6月22日)》,2023;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提供。© 2023 奧拉弗・埃利亞松

《冰河的最後七天》(2024)

近期新作《冰河的最後七天》則透過青銅雕塑呈現冰川融化的不同階段,透明玻璃球則象徵融化後的水量,提醒氣候變遷與全球升溫加速冰川消退的危機。

▲奧拉弗・埃利亞松,《冰河的最後七天》,2024;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提供。© 2024 奧拉弗・埃利亞松

《地震儀對距離的證言》(2024-2025)

本巡迴展覽中,特別規劃一件以「旅程」為主題的創作《地震儀對距離的證言》,透過運輸箱中的繪圖裝置,以線條記錄海運途中細微顛簸與震動,將每段路程轉化為獨一無二的視覺痕跡。這樣的創作過程,喚起觀眾對於展覽背後所牽動的全球運輸網絡與連結,邀請人們從感知出發,重新思考人類、藝術與環境之間的共生關係。同時,為補償長距離運輸可能造成的環境衝擊,埃利亞松與其工作室團隊積極尋求減少展覽的碳足跡,透過選用重量較輕、可於區域製作或當地取材的作品,並設計模組化的包裝與運輸機制,降低能源耗用與碳排放。

▲奧拉弗・埃利亞松,《地震儀對距離的證言》(柏林–新加坡,1號至6號)(新加坡–奧克蘭,1號至6號)(奧克蘭–臺北,1號至6號),2024-2025;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提供。© 2024-2025 奧拉弗・埃利亞松

《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2004)

巡迴展中唯一在新加坡及臺北展出的作品《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以協作的參與形式,邀請觀眾透過白色樂高積木,一同構築對未來城市的想像。這件作品沒有預設的結局,而是在每位參與者的創造下不斷演變。此作品可以自由堆疊、改建甚至拆解先前的結構,鼓勵觀眾在共構過程中感受參與連結的力量,並思考「未來」可能如何被形塑與改寫。

▲奧拉弗・埃利亞松,《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2004;圖片攝影/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積木國王大黑白「開幕特別版」協力創作;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典藏。© 2004 奧拉弗・埃利亞松

挑戰感知與關懷環境的奧拉弗・埃利亞松

奧拉弗・埃利亞松生於1967年,在冰島與丹麥成長,並於1989年至1995年間就讀於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其父親曾在漁船上擔任廚師,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家;母親則是一位裁縫師。埃利亞松自小受到自然環境的啟發,1980年代中期對霹靂舞的興趣也形塑了他對空間與感知的思考。

1995年畢業後,他搬到柏林並創立了「奧拉弗・埃利亞松工作室」,集結來自各領域的專業人才,由藝術家與工藝師、建築師、檔案管理員、研究人員、行政人員、廚師、藝術史學者及技術專家組成的大型團隊共同運作。自1997年起,埃利亞松的個展陸續於世界各大美術館和公共場域展出,創作形式涵蓋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現工作及居住於柏林。

▲奧拉弗.埃利亞松肖像照,攝影:Louise Yeowart,2024;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埃利亞松以挑戰感知、強調環境共創的作品享譽國際,並以引人入勝的裝置藝術著稱,將難以捉摸的現象轉化為可感知的體驗,用開創性的方式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感知與理解。其作品也因其對社會與環境的深度關懷,持續在當代觀眾之間引發共鳴。

他曾於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天氣計畫》,並陸續創作如《紐約瀑布》、《觀冰》等作品,探討氣候變遷與生態系統的脆弱。同時,曾於2019年被任命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氣候行動親善大使,致力透過藝術促進全球對環境的關注與對話。

▲奧拉弗・埃利亞松,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天氣計畫》(The weather project),2003。攝影: Olafur Eliasson。圖像由藝術家;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Los Angeles提供。© 2003奧拉弗・埃利亞松。

此次埃利亞松親自出席開幕,他表示:「本次巡迴展反映出我過去30年來持續關注的思想與議題。它們各自經歷了一段旅程,來到這裡與你相見。每一件作品都帶著其創作過程的痕跡,以及促成當下形式的種種挑戰。當你與作品相遇時,也同時帶入了自己的聯想,擴展了作品對你,甚至對他人的意義。作品唯有在你,也就是觀者的參與之下,才得以完成。」而北美館副館長蔣雨芳亦表示:「展覽不僅是亞太地區美術館館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作為一座橋梁連接臺灣與世界,連接人類與當代的視野。期盼這段旅程能帶給我們對環境、社會與自我的啟發與探問。」

伴隨「你的好奇旅程」展覽開幕,北美館同步於6月推出巡迴展唯一中英雙語版專輯《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_我們的島嶼之海》,以「旅程」為主題軸線,串連島嶼、語言、記憶與感知,建立臺灣與藝術家冰島故鄉之間的感性連結。

同時亦將策劃一系列親子與全齡觀眾參與的公眾計劃,以「好奇旅程」為主題,分別是「自然現象的體察」、「感知詩性」、「永續意識的思考與行動」,邀請觀眾在藝術中重新連結感官與創造力,展開屬於自己的探索之路。而為了提供給大眾更多元、更深入的識讀指引,公眾計劃將涵蓋實體自學地圖、線上共學指南、跨領域工作坊、親子導覽等項目。其中,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專業帶領者分別設計自學地圖,亦將內容轉化為互動工作坊,講師陣容包括藝術家林書瑜、詩人吳俞萱與藝術家蔡咅璟及環境專家王順德,活動將陸續於7月起推出。詳細活動辦法及資訊請關注北美館官方網站或社群平台(Facebook /Instagram)。

DATA

日期|2025年06月21日(六)至2025年09月21日(日),週一休館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 1A、1B展覽室

展覽簡介連結|https://reurl.cc/YYpkal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需求單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計算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02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03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04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05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中華旅遊〉台南搭火車 司馬庫斯2日遊

中華日報

台南和逸飯店暑假住房優惠專案!四人入住3999元暢玩500坪親子樂園

景點家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夏日旅遊新選擇!宜蘭清水地熱試辦「早8晚6」延長營業時間

新頭殼

清境農場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開放報名!8/8、8/9每日限400人

新頭殼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台中新增借問站報你知 賞鳥鐵馬輕鬆GO!

宜蘭新聞網

離塵不離城,烏布雨林深處的奢華奇蹟,峇里島這家酒店讓你住進現實版阿凡達世界

旅讀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超難訂的海鮮餐廳!花蓮欣欣麵館「隱藏版龍蝦鍋」海味爆棚

旅遊雲

買東西學永續生活!宜蘭烏石港六天市集好玩

宜蘭新聞網

清境農場變身高山電影院 限量免費400席開放報名

青年日報

暑假漫遊北海岸 新北推多樣化農村主題輕旅行

青年日報

三鶯線公共藝術首場限定活動體驗傳統技藝 大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觀傳媒

2025台日大港水果祭 首日吸引4.5萬人潮

中央通訊社

漫舞蓮田阡陌細品蓮花餐 桃園蓮花季首創慢食饗宴

台灣好新聞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三鶯線藝術活動啟動 首場技藝體驗民眾熱烈參與

中華日報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2025桃園蓮花季創新登場 蓮香藝術美食與音樂交織

觀傳媒

ISPA紐約年會新作提案徵件開跑 文化部鼓勵團隊報名爭取國際曝光

大媒體

三鶯線公共藝術系列活動開跑!首場限定活動獲民眾熱烈迴響!

勁報

布拉瑞揚舞團美國巡演拉開序幕 美國舞蹈藝術節首演《路吶》圓滿成功

大媒體

臺灣豫劇團超極美力 以英雄氣魄 捍衛愛情與信念

大媒體

從晨曦到星光 漫遊歐亞勾勒夏日奢華味覺之旅

旅奇傳媒

ART FORMOSA國際藝術博覽會 專家學者論壇開講 在後疫情時代藝術品市場變動中掌握投資商機 市場在價值王道中彰顯效益

大媒體

客家戲曲感動歐洲 榮興劇團三城巡演圓滿落幕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曼谷《侏羅紀世界沉浸展》8/8開幕!1800坪恐龍樂園、10大必朝聖亮點搶先看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八達通 Apple上直接用! 2025年最新版 香港八通達交通/付款 一隻iPhone手機搞定

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