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面臨AI浪潮來襲 FT:美企FOMO心態一窩蜂採用

上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王能斌
美國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往往是出於「錯失恐懼症」,不願落於對手之後的心態。(美聯社)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在國際之間掀起風潮,且迅速席捲包括科技業在內等各大產業領域,然而根據最新針對美國頂尖企業的調查,包括微軟、亞馬遜在內的科技巨擘之所以迅速導入AI技術,主要是受到基於風險管理、認為不應在技術上落後給同業的「錯失恐懼症」所支配,並非真正對於運用AI的好處有所認知,顯示出對於這項技術仍然處於摸索階段。

金融時報(FT)指出,針對名列美股標準普爾500(S&P 500)指數企業所提交的書面報告,與管理層的各類紀錄進行分析後,該媒體發現美國最大的上市企業最常談論的話題就是AI,但實際上驅動這些企業採用這項新技術的原因,主要是對於「落居人後」的擔憂,僅有少數公司能夠明確指出AI如何協助其改善業務與營運。

報導表示,包括微軟(Microsoft)、谷歌母企業Alphabet、亞馬遜(Amazon)以及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近年對AI的優勢大家吹捧,且前述企業光是在2025年就承諾要挹注3000億美元(約9.08兆元新台幣)資金,開發大型語言模型所需的基礎設施。

且不僅僅是科技企業,由各界向監管當局所提交的文件可看出,從全球飲料巨擘可口可樂(Coca-Cola)到運動休閒服飾大廠Lululemon,也都在熱烈討論AI對企業可能帶來的好處,不過非科技領域的企業,對於AI的看法更為冷靜理性,表達出對於網路安全、法律風險以及可能造成失敗的擔憂。

對於提供客戶服務支援,以及資料密集型的產業,導入AI技術的原因就極為明確,提供薪資發放服務的公司Paycom就在報告之中強調,人工智慧是吸引並且留住客戶的「重要差異化因素」。舉例而言,美國軍事造船大廠「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HII)就將AI應用在「戰場決策」能力之上,以動物保健業務為主的碩騰(Zoetis Inc.)則利用AI輔助,加速馬匹的醫學檢測,工業製造集團多佛公司(Dover Corporation)更利用該技術,發展出了能追蹤遭冰雹損壞車輛維修狀態的流程。

美國企業普遍有「錯失恐懼症」

報導指出,AI的導入並無法確保能夠帶來成長,在2022年11月生成式AI語言服務ChatGPT推出以來,多佛公司的表現比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以及碩騰都來的更好,幾乎完全符合標準普爾500等權重指數(Equal Weight index)的表現。

因此,商業顧問公司Gartner高級主任分析師汗達巴圖(Haritha Khandabattu)認為,在導入AI技術方面,有許多公司並非以策略為導向,而是受到了「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的影響,對於決策層而言,其所考慮的往往不是「我正在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反而是「如果競爭者快我一步怎麼辦」。

但報導也表示,隨著企業討論AI的風氣逐漸普遍,對於該技術抱持正面評估的公司數量也有所減少,其中最常出現的便是網路安全問題,名列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企業,有超過半數在2024年認為網路風險值得關切,另外也對採用AI的努力恐怕不會獲得預期成效而感到憂心。

在史丹佛線上課程教授生成式AI的微軟員工、機器學習專家恰拉帕里(Aditya Challapally)所主導,針對包括微軟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研究,就發現企業採用的生成式AI之中,高達95%都以失敗告終,其背後的原因在於眼下的AI工具缺乏長期記憶以及客製化能力,從而讓這些AI不易與企業現有的系統進行整合。

恰拉帕里指出,在企業內部訪談時,高層往往表示工具的導入非常成功,但與第一線操作人員的對話時,卻發現員工往往完全不會去使用AI工具,因此報導表示,經過一連串的調查分析,發現企業對於AI潛在問題的認知,高過於使用AI的好處,凸顯出產業界對於新技術仍然處於摸索階段的情形。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 丹麥將向格陵蘭婦女正式道歉

中央通訊社
02

幫「無頭孕婦」接生 加薩醫揭慘況:病患臟器外露、手術無麻醉

TVBS
03

故宮捷克展遭恐攻威脅!「不停辦就看著辦」 外交部回應了

壹蘋新聞網
04

修一下圖 有這麼難嗎? 中大外宣出包 飛行員大讚「祖國」 頭盔上竟有「這個」.....

新頭殼
05

每天吃老鼠!湖南男子荒野撐70天「暴瘦15.5公斤」 抱走45萬台幣

CTWANT
06

台灣對南非祭晶片出口管制!中國外交部跳腳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