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別拖到這時間!醫示警:「糖尿病風險飆升59%」 黃金時段曝
你都幾點吃早餐呢?許多人為了減肥,可能會晚吃早餐,或採168斷食的方式。但醫師提醒,早餐若在上午9點之後才吃,糖尿病風險可能大幅增加。家醫科醫師王姿允指出,依最新研究顯示,與8點前吃第一餐的人相比,9點之後才進食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高出59%。她建議民眾最好能在早上7點至8點之間吃完早餐,才能有效維持血糖穩定。
早餐超過9點吃 糖尿病風險59%⭡ 王姿允表示,許多初診患者體重偏高,卻自認平時吃得不多。追問後發現,他們往往是快中午才吃第一餐,晚間再吃一餐,長期採行所謂的「168斷食」。這種飲食方式不僅沒讓體重下降,反而因為延後早餐導致血糖震盪,最後越減越肥。
根據2023年法國一項針對逾10萬名糖尿病新確診者的飲食調查顯示,早餐時間越晚,罹患糖尿病風險越高;相較於早上8點前用餐的人,9點以後才吃第一餐的人,風險增加59%。至於最後一餐的時間,則與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沒有顯著關聯。
少量多餐反能「穩定血糖」 醫建議輪班族這樣吃 王姿允強調,過去「少量多餐會刺激胰島素」的說法並不正確。事實上,進食次數增加反而有助於穩定血糖,研究指出,每多一次進食機會,糖尿病的新發生風險就會下降。因此她會建議患者將餐食拆成四至五餐,以減少血糖劇烈波動。
醫師進一步說明,夜間禁食時間並非越長越好,若能在晚上8點前結束進食,並於隔天8點前吃下早餐,維持約12至13小時的空腹,是目前認為最理想的方式。她提醒,千萬不要餓著睡覺,若晚餐吃不夠,睡前可以補充純蛋白飲品,既能避免血糖不穩,也能維持飽足感。
至於有網友提問「想問一下,如果是因為工作需要24小時輪值,作息不定時,那要怎樣?」王姿允則建議,盡量把固體食物安排在早上8點至晚上8點之間,其餘時段若需要補充,則以液體為主,順應腸胃運作節奏,才能減少血糖波動對身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