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輩經常恐慌、睡眠品質差嗎?長者常見4心理疾病!

Hello醫師

發布於 09月14日01:00 • 文:鄭光廷|資料查核:林宏醫師

自古以來,「延年益壽」甚至「長生不老」都是人類對抗死亡的恐懼所衍生的期盼。現代科技讓平均歲數越來越高,針對長者生理病痛的改善也更加進步,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受到等同的照應嗎?身心科醫師受訪並說明以下案例:

王太太,一位68歲退休的國中老師,與王先生結縭快45年。她的三位孩子都已成年,皆搬出老家,去外地工作,王太太與王先生開始進入「空巢期」,也就是為子女因為自己的生命規劃全部離家,只剩雙親單獨居住。原本王太太會去參加社區的土風舞社,並跟著宗教團體當義工。

反而王先生總是窩在家裡,整天看報紙、看電視。王太太近期與先生容易發生口角,有心悸的症狀,且睡眠品質越來越差,深夜還會感到恐慌襲上心頭,讓她呼吸不到空氣,白天也總覺得非倦怠。

王太太去看了心臟科,只是血壓稍高,還有一點點心律不整,醫生說吃藥控制就好,但肩頸痠痛、心煩氣躁的感覺並沒有消失。由於胃口變差,她看了腸胃肝膽科,但醫師說找不出問題,又因為頭暈看了神經內科,還做了核磁共振後也沒什麼太大的發現。

最後是由神經內科的醫師發現她有明顯焦慮的情緒,轉介到了身心科後,經心理諮商、服用抗憂鬱的藥物後,情況才逐漸改善。

醫師提醒,老人心理健康的問題在於心理健康的層面很廣,並非簡單的議題,無論是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元因素所造成的影響。無論是銀髮足或長輩身旁的親友,當精神疾病的相關症狀出現時,可能比較不那麼敏感,就像上述案例王太太一樣,到各科檢查繞了一大圈以為是生理上出了狀況,最後才發現其實需要到身心科做綜合的評估。

為了自己與家人、好友的身心上的福祉,我們都應該對於老年人的情緒起伏有更高的警覺。再深入的探討前,得先明白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的定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心理健康並非只是「沒有罹患精神疾病」,而是一個概念 :「在健康的狀態之下,每個人都可以運用自身的能力,應對日常生活的壓力。還能展現高度的工作成效,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對於長輩來說,除了要鞏固心理健康,還需要面對老化對自己的影響。

老化如何影響老人心理健康

老化是自然現象,而身心會交互影響,對長輩造成的衝擊可分位以下三類:

  • 體能衰退,造成挫敗。
  • 免疫力降低,造成對死亡的擔憂。
  • 感官系統衰退,對周遭事物的不信任感提升。

老人心理上的挑戰

銀髮族發現自己的衰老與不斷變動的外在世界形成強烈的對比,反而會引發強烈的負面情緒:

  • 失落感:退休後,失去社會地位,無法認同自己。
  • 無用感:覺得自己沒辦法貢獻社會。
  • 自卑感:覺得衰老後會被嫌棄,也容易憤怒。
  • 疏離感:對於住在安養院的長輩來說,由於家人無法親自照顧,自覺與親友、社會隔絕。
  • 懷疑感:身體機能退化,感官不夠敏銳,容易產生懷疑。
  • 悲傷:因親友離世感到痛苦與孤獨。
  • 恐懼感:面對老、死、病、痛無法掌控,因而產生畏懼。
  • 無助感:由於衰老而無法心想事成。
  • 依賴感:事事求助於子女,感覺無法自主。
  • 矛盾感:需仰賴家人照顧,又不服老,內心很衝突。
  • 罪惡感:悔恨過往所做的決定而自責。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疾病

  •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個症候群,主要是後天的智力退化。
  • 老年憂鬱症:症狀為對身體的抱怨、慮病的想法、情緒的煩躁不安、懷抱與死亡相關的意念增加。
  • 焦慮症:產生坐如針氈、肌肉緊繃等;會恐懼、憂慮、易怒、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心跳加速、胸悶、口乾舌燥、頭昏、盜汗、頻尿等生理反應。
  • 物質濫用:又稱物質使用障礙症;不僅是藥物成癮,也可能是藥物使用方式錯誤,導致中毒、用藥的效果變差、產生依賴等狀況。

老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 維持生理上的健康。
  • 樂於接受高齡,服老不服輸。
  • 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
  • 培養興趣愛好,豐富生活。
  • 持續建立與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難免有一死,不過應該先說,人難免有一老。面對死亡前,應好好看待老化對我們全面性的影響。千萬別只顧著保養身體,而忽略心理上的健康。長輩心情不好,若是沒有經過適當的排遣、陪伴、傾聽,甚至是治療。很容易讓老人家因此「走偏」,往不可挽回的悲劇邁進斷!

近年來,「逆齡」蔚為風潮,大家只顧著不要看起來有老態,以及病痛的消除。其實以銀髮族的姿態活得有意義、活得開心,也非常值得我們努力!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40歲更年期提早來:當心5大壞習慣!更年期自我檢測量表一次看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